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7567
大小:997.3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02
《语文:2.5《<张中丞传>后叙》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学习目标1、明确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2、辨识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3、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4、能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简要分析文中三个正面人物的相互映衬作用。5、通过学习,体会张巡和南霁云慷慨激昂、忠勇坚贞的形象,学习许远宽厚磊落的人格品性。【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认识“传记文学”(1)传记文学的概念它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人物生平及个性的一种文学样式。(2)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①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真实性是
2、传记的生命。②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③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背景介绍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
3、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题解(1)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末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
4、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2)“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基础过关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具食与乐(yuè)矢著(zhuó)其上砖半箭须髯(rán)若神因乱抽他帙(zhì)以试嵩将诣(yì)州讼理贼语(yù)以国亡主灭(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
5、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2、语言知识(一)特殊句式:(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2)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3)为所杀:为所:固定句式,表示
6、被动。译“被武人杀害”2、语言知识(二)3、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词、特殊句式)①然尚恨有阙者①然而我尚为其有缺失而遗憾。②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②而敌人告诉他们国家已灭亡,皇帝已不存在,许远看到援兵未到,而敌人越来越多,一定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实的。③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③哪有城被敌人攻破后其部下皆死,而他自己一个人蒙受愧耻而屈辱求活?④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④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功业,如此明显,还免不了受小人的诽谤,那么其他人又该如何说呢?整体把握第一部分(第1段):借评论李翰的《张巡
7、传》,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起。(引子)第二部分(第2、3段):为许远辩诬,展示许远宽厚磊落的人格品性。(议论为主)第三部分(第4、5段):展开对英雄人物南霁云和张巡的轶事的描写。(叙事为主)2、第二段主要写了有关许远的四件事,请分条列出。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两问都要求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①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②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③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④贼语以国亡主灭(诱降)(2)“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3、第三段中,作者为“‘分守’不是睢阳失陷的主因,也不是许远的过失。”而辩论,使用了哪些
8、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人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