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1501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2
《斯文不丧畏匡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斯文不丧畏匡时——石川忠久其人其诗——金中日本受中国文化熏陶,长期以来模仿中国古典诗进行着汉诗创作。奈良时代出现了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平安时代先后有≪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三部敕撰汉诗集问世。镰仓、室町时代汉诗作者多为学僧,作品通称为“五山文学”。江户时代伴随德川幕府提倡儒学教育,以儒家学者为中心的汉诗创作日益隆盛。幕末维新运动高涨,大批志士以汉诗慷慨抒怀,对社会影响极大。明治时期日本汉诗创作达到了空前盛况,诗社兴起,各大报社均辟有汉诗专栏,以至竟发展到士人以不会汉诗为耻的程度。日本人能够阅读汉文,得益于汉文“训读法”的发明。其定型于平安时代,即通过适
2、当改变语序,对汉文进行日语训诂。汉文中实词部分的汉字基本上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虚词则通过与之相应的日语文言助词及助动词表达,从而实现一种对汉文极为精确的解读,不同于如将汉文译成英语时那种模糊的翻译。千百年来,日本人就是通过“训读法”自如地阅读汉文的。汉文的训读文作为日语,具有语音刚健爽朗的特点,与固有和文的轻柔冗长风格迥异,对日语及日本文学的成长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日本社会具有接触中国文化的浓厚氛围和对汉学的长期历史积淀。其汉诗爱好者凭借自身努力,对中国诗文进行长年累月孜孜不懈地熟读钻研,逐渐掌握了对汉诗遣词造句的处理把握,便具备了创作汉诗的条件。由于日语本身不存在平
3、仄和押韵,他们需要对汉诗中常用字的所属韵部完全死记硬背,不象中国人能够对入声字以外的大部分用字根据其现代汉语发音进行大致判断。日本的汉诗人通过汉文“训读法”阅读学习中国诗,创作时脑海中以训读文的思维构思诗句,书写时再将其转换成纯汉字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他们作汉诗的程序。所以我们也用不着对日本人能够作出象样的汉诗感到过分惊讶,因为简单地说,日本人是用日语读汉诗,并用日语作汉诗的,而并非使用其母语之外的汉语进行直接创作。这也是中国本土之外的其它民族中,日本人对汉诗的研究及创作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历史上除了阿倍仲麻吕、空海这样作为谴唐使或留学生在中国本土居住过的人之外,写汉诗的
4、日本人大都不会当代汉语。因此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人能够作汉诗但不能将之用汉语念出来,仅能诵之为日语训读文。对于汉诗字数的整齐一致,只能得到视觉观看而非实际的听觉感受。汉诗经训读后成了每句长短不一的文言自由诗,虽然其作为日语同样具有高雅的格调,但毕竟比不上汉语原文的朗诵效果。日本人欣赏汉诗主要通过诗句的内容单方面进行。平仄和押韵对日本人来说是纯粹为了规则的规则,其5所带来的抑扬顿挫及和谐的音韵美,创作者本人无法享受。而中国读者却能直接用汉语欣赏日本人所作的汉诗。就是通过“训读法”这一即简便精确又有所残缺的手段,日本人经过一代又一代对中国诗文典籍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持续
5、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汉诗史,一直传承到了今天。环堵风凉无点尘,帷前庭草自鲜新。宁为守拙读书子,胜作功名场里人。(≪读书乐≫)这首诗是石川忠久先生的作品。石川忠久是日本汉诗传统在当代的继承,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日本汉诗创作的最高水准。石川忠久1932年出生于东京。六岁时随父亲的工作调动迁居中国东北,在长春和沈阳相继上了小学。十三岁刚入中学时,正值日本战败投降。混乱中流落抚顺,曾有在当地煤厂从事铺轨烧炭工作的经历。次年回到日本,在东京上了中学。十五岁起开始学习诗作,雅号岳堂。以后考入东京大学,出于对中国古典诗的热爱,选择了文学系中文专业。毕业后相继从教于日本樱美林大学、二松学舍大
6、学。现任二松学舍大学校长、斯文会理事长等职。1992年石川忠久以学术论文≪陶渊明研究≫获日本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为纪念花甲,出版了诗集≪长安好日≫。2001年为纪念古稀,出版了第二部诗集≪桃源佳境≫。两册诗集各收诗作近二百首,以七绝为主,兼收五、七律等其它形式。内容以访问中国时的作品为中心,洋溢着对中华山川历史的深厚仰慕之情。石川忠久自1946年离开中国后,由于历史原因始终无法再去中国。直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于1977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的机会,对其本人来说“如慰饥渴”。以后,他以平均一年两次的频度,多次率日本汉诗爱好者访问中国。对梦寐的中国名胜进行了亲身探
7、访,所谓“此行不是梦中游,万里来寻似病瘳”(≪成都杜甫草堂≫)。“西出长安欲问边,陇山尽处蜀山连”(≪秦州途中≫)、“窗外斜光射醉眸,铁轮西上古秦州”(≪夜向天水≫)、“一炊梦觉白云里,身在洞庭湖上天”(≪自重庆向武汉飞机上≫)、“欸乃声中凌急湍,轻舟一棹入清澜”(≪小三峡≫)、“一百里程春雨里,轻车徐入太湖西”(≪宜兴途中≫),这些诗句纪录了他的旅行足迹。据诗集中宣称,中国的著名景致已几乎行遍。子美重游地,乐天中隐山。翠杨烟叆叇,碧涧水潺湲。鸟向洛城去,人看伊阙还。桥头今古色,伫立忘尘寰。(≪龙门≫)柳絮秦州路,桐花五丈原。临风忆臣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