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76035
大小: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2
《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6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6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6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6俄罗斯老太扎根山东乡村65载6花布袄,毛线帽,说一口纯正的淄博话,住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漫泗河村的刘墨兰老人,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村老奶奶。仔细看才会发现,老人高高的鼻梁,灰蓝色的眼睛,和普通的老奶奶有些不一样――她,是一位俄罗斯人。“我7岁就来到了中国,在漫泗河已经生活65年了。”由于离家多年,刘墨兰老人现在用俄语只能进行非常简单的日常对话。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刘墨兰还叫“尼娜”,这是她的俄文名字。“刘墨
2、兰”这个充满中国风的名字,是当年老人的丈夫为她取的。17岁,她嫁给山东大汉尼娜的父亲是中国人,祖籍河北,母亲是俄罗斯人。“我父亲是在俄罗斯做生意的时候认识我母亲的,两个人结婚后就定居在俄罗斯。”虽然有着一半的中国血统,但尼娜一直到7岁那年,才跟着父母和哥哥一起来到了中国。17岁那年,经人介绍,尼娜认识了比自己大20岁的原国民党空军地勤秘书刘春书。老人还记得当时见到丈夫的情景:“他比我高一头,模样很儒雅,说话也很温柔。当时虽然是父母做主,包办婚姻,但结婚后,他对我一直很好。”在尼娜眼里,刘春书“学问大”,读过很多书,字也写得好看。空闲的时候
3、,刘春书就教尼娜学写汉字。只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夫妻二人虽然感情甜蜜,但依旧免不了四处奔波。他们先从新疆伊犁到了西安,又从西安到了兰州。全国解放后,刘春书决定回到山东老家。“当时我母亲劝我,说听说山东很穷,让我不要跟他回来。我说,就是火坑,我也得跳。”刘春书也对尼娜据实相告,说如果回到老家,可能就要过苦日子,因为家里很贫穷,什么东西都没有。尼娜说:“只要有人,还怕挣不来东西吗?我跟你回去。”1950年,尼娜和丈夫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回到丈夫的老家山东淄博,在张店区南定镇漫泗河村定居下来。从此,尼娜再也没有离开过漫泗河村,这一待,就是65年。虽
4、然已经想到这里生活条件艰苦,但刚到村里的尼娜还是被刘春书家中破旧的房屋和繁重的农活吓了一跳。“我以前也没拿过锄头,也没种过地,但是没办法啊,既然来了,就得学会种地,学着中国人过日子。”后来,王文凤嫁到了刘家,做了尼娜的儿媳。在她眼中,公公刘春书对婆婆“实在是好”。“有段时间,我公公在村里的扫盲班教大家读书认字,我婆婆下地干活。我公公回家早,就负责做饭给我们几口人吃。每天我婆婆干活回来,我公公已经给她准备好了水和香皂,伺候她洗手,然后再把毛巾递给她,让她擦擦手吃饭。”那段时间虽然不富裕,但尼娜觉得,一家人每天都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快乐。她和丈
5、夫数十年的婚姻中,从未拌过一次嘴。只是好景不长,后来刘春书因病瘫痪在床。他生病瘫痪,她伺候了15年病后的刘春书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料。王文凤说:“当时我大姑姐来照顾了我公公一年多,因为白天我婆婆需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她只有晚上回来才有时间照顾我公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尼娜变“厉害”了。为了多赚点生活费,她砸过石头,捡过煤炭,去陶瓷厂抬过胚,还给人缝过衣服。“他每天瘫在床上,也没人陪他说说话。我怕他觉得孤单,就想着攒钱给他买个电视机。”在那个年代,黑白电视机尚是奢侈品,整个漫泗河村也只有一户人家有。为了攒钱,尼娜每天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去
6、推两车鸡粪赚钱。“一车粪350斤,推一车三块五毛钱,我每天去推两车,就能挣七块钱。”尼娜说,有时候去得晚了,村里人也给她留着两车,好让她多赚点钱。就这样,尼娜推了一个月的鸡粪,攒够了330元,给丈夫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他每天在家看着电视,我出去干活,中午回来给他做饭伺候他吃饭。”刘春书瘫痪了15年,尼娜就照顾了他15年。老人还记得,有一年发生地震,当时连房梁都移了位。瘦弱的尼娜背起刘春书就往外跑,鞋都没穿。“幸亏我在家里,不然真不知道会怎么样。”“有时候他也说,觉得对不起我,拖累我了。我说这算什么,我辛苦点没什么,只要每天回来能
7、跟你说说话就挺好。”回忆起这些,老人的眼中不禁泛起点点泪光。“他84岁的时候,牙都没了,我就想他这吃饭怎么办呢。”尼娜想让丈夫吃软和好消化的泡饭,丈夫却不同意。“他非让我嚼了喂给他吃,我说行,你不嫌脏我就给你嚼。”两个老人就这样相互扶持着,据村里人说,虽然刘春书当时瘫痪在床,但精神面貌一直很好。中国很好,这里就是我的家刘春书去世后,尼娜就跟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儿媳妇对我很好,也很照顾。”前几年,儿子离开人世,如今老人跟儿媳一起住。在老人居住的院子里,种着几样蔬菜,还养着两三只鸡。择菜、洗菜、做饭、喂鸡,老人利索的身影进进出出,一边忙着,
8、一边还小声哼着歌曲。“我觉得自己还能动弹,就不想每天闷在家里。这样的生活挺好的,我能照顾自己,还能帮衬孩子。”前不久,尼娜过完了90岁生日。“今年我过了三遍生日,村里人来给过了一次,还送来了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