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70668
大小:746.8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01
《苏教版语文八(上)册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八(上)册解读江苏省特级教师许伯明第一部分八(上)册宏观解读单元组合的特点:八(上)册仍以内容主题组元,采用“合成单元”设计思路,把读、写、听、说优化组合起来,体现了单元整合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一、教材主要特点概述选文的特点:篇幅短小,情趣盎然,可读性强。选文内容既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二、三、四单元),又体现了时代特点(如一、五、六单元)。呈现方式的特点:教科书的编者语,文笔优美,抒情性强,启发性大。措辞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少用或不用命令式,多用祈请语、商榷语、启迪语。所有编辑设计,皆注重引
2、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探究练习的特点:练习体现了“三维度”统一,人文工具“一张皮”。八(上)册练习设计仍采用“四型题”,即文化内涵探幽题、品味感悟题、语言应用题、背诵积累题。练习设计据纲扣本,贴船下篙。课外延伸题,根仍在“纲”、“本”之中。练习每课编写3~4题,形式庄重而不乏灵活,层次清晰而富有变化。简而不单,丰而不杂,活而不乱,实而不死。尊重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体现民族语文的特点。语文就是要强调姓“语”,强调积累,强调实践,强调熏陶感染。编写理念的特点: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
3、”,就是平日的修养,就是素质的养成。“语文素养”是《课标》的核心概念,它是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重构和发展起来的。“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要把它们统一起来,整体理解,整体提高。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讲工具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讲人文性,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整合优化,全书的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构成了一个时空广阔的语文互联网。全册30篇阅读课文,编为六个单元:长征组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人与环
4、境,高新科技。二、几个板块的综述(一)“阅读”综述课标语录:教材选用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文言诗文6课:《晏子使楚》(《晏子春秋》),《人琴俱亡》(《世说新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钱泳的《治水必躬亲》,《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小说4篇:中国小说2篇(《草》、《甜甜的泥土》);外国小说2篇(《最后一课》、《父母的心》)30篇阅读课文中,文言诗文6课,占选文总数的20
5、%;现代文24课,占选文总数的80%。文言诗文的比例,在国标本的修订中,将逐步提高到30%左右。现代诗歌2课:《〈长征组歌〉两首》、《长征》说明文6课:书序2课(《苏州园林》《从小就爱科学》),有关航天、克隆、转基因、纳米各1课。人物传记1课:《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电视文学剧本1课:《长征》(节选)散文10篇:现代散文2篇(《背影》、《我的母亲》);当代散文8篇(《老山界》、《枣核》、《阿里山记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归结:30篇阅读课文中,分为精
6、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精读教学目标一般是多维的,文本解读一般是比较深入的多角度的,教学的形式一般是多样的;而略读教学目标是比较集中的,文本解读只粗略感知不求甚解,教学形式一般是比较单一的。每单元的5篇阅读课文,教师可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精读一般不少于3篇课文。3.诵读诗文13篇古诗9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己亥杂诗》《望岳》《钱塘湖春行》《飞来峰》《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其中唐诗5首,明诗1首,清诗2首。文笔精华:精选了苇岸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中的2个片段,内容上与“人与环境”
7、单元相配合。现代诗3首:《诗人·领袖》《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课标语录: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归结:“诵读欣赏”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创意。教学中要坚持以“诵”为主,赏诵结合。切莫以讲代“诵”,以讲代“赏”;或以背代“诵”,以背代“赏”;或以练代“诵”,以练代“赏”。“诵读欣赏”课文,都要求熟读成诵,其中的古代诗文一般要达到背诵要求。“诵读欣赏”课文,一般以1课时处理。作文
8、,就是写话。就是用自己的话写自己要说的意思,而不是用别人的话写别人说过的意思。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作文是逼出来的,是自己写出来的,好作文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二)“写作”综述1.对作文的应有认识:课标语录: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关注学生修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