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ID:39292906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_第1页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_第2页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_第3页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发现第四单元测试姓名等第一、看拼音写词语。zhàng’àikāngkǎiliúsuānxīshēngxǐnùwúcháng()()()()()dòngcháēnhuìdànshēngdīliándàxiǎnshénwēi()()()()()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薄膜(báobó)矿藏(cángzàng)提供(gōnggòng)回眸(mómóu)卡住(kǎqiǎ)矗立(chùzhù)模样(mómú)鲜为人知(xiānxiǎn)三、填写同音字。1、biàn()解分()()子2、yùn()藏()育()味红()3、yōu()静()秀()虑()

2、然自得4、xiè倾()推()机()水()不通坚持不()玉()银末5、mù()色坟()屏()羡()和()()浴畜()业6、xié威()和()()助()恶()手倾()要()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望洋兴()()往知来()名思义无()无尽五、选择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用法。1、引号:A、表示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讽刺或否定D、表示强调、着重指出或特殊称谓(1)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此地球是个名副其实的“水球”。()(2)“螳”“螂”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3)“书到用书方恨少”,因此,我们平时就应该博览群书。()(4)你早就将要默

3、写的课文抄写在桌上,可真“聪明”呀!()(5)小明连续十二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6)妈妈一再叮嘱我:“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2、破折号:A、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话题突然转变(1)“呜——”火车进站了。()(2)“昨天的新闻看了吗——咦,哪来的焦味?”()(3)你不必狡辩了——你的同伙都已全部交代了。()43、省略号:A、表示省略的部分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话未说完D、表示语意未尽(1)小明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没……没看见。”()(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砰——”,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巨响。

4、()(3)阳春三月,桃花、迎春花、海棠、樱花……争奇斗艳。()(4)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睛模糊了……六、在句中括号中恰当地填写用所给字组的词。(不可重复)1、敏身手()目光()触觉()2、深感情()道理()意义()灾难()原理()3、清湖水()鸟声()泉水()秋风()梅花()空气()生活()生意()为官()4、推()责任()人选()事情()时间()原因()经验七、按要求完成练习。1、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无不热泪盈眶。(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时间这么紧,爸爸不得不连夜加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3、今晚我必须赶到那儿。(换个说法,意思不变)4、临近毕业

5、了,还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5、这件事已经很清楚了。(换个说法,意思不变,表达更加强烈的语气)6、他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小时。(换个说法,意思不变,表达更加强烈的语气)7、一阵微风吹来,小草晃动起来。(将句子改得生动有趣些)8、小明问小强:“明天你到我家玩吗?”(改为转述句)9、按要求写四个成语:精益求精(ABCA式)、、、10、一家咖啡生产厂家为即将投放市场的苦口味咖啡征集广告词。不多久,他们收到了这样一些广告语:苦咖啡,味道美;4来杯苦咖啡吧;味道好极了;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最终,入选的是“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6、,请分析它的妙处(不少于两点):八、课文回顾。1、(国籍)科学家通过次试验,证明了蝙蝠是靠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后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它靠发出,这种声音遇障碍物就回来,蝙蝠用接收到后便能迅速地作出判断。2、开发海洋中蕴藏着的,可解决能源危机;人类可向海洋索取,解除食物匮乏的威胁;人类可以利用海水的运动;可解决水荒;可开拓人类生存的空间。不过,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首先必须,。3、《学会合作》是一篇稿。课文通过和两个典型事例告诉我们,合作必须具有高度统一的和精神以及精神。4、《古今贤文(真理篇)》教给了我们祖先总结的许多

7、至理名言:“,”教育我们必须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教育我们要学会交流,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告诉我们只有历经艰险才能有所收获;“,”启示我们“运动”的意义;“,”“,”教育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告诉我们怎样对待“善”和“恶”;“,”告诉我们怎样面对成绩;“,”告诉我们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事物;“,”教育我们应学会请教行家;“,”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九、阅读理解。(一)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

8、】涉:渡。遽:立刻。 契:用刀刻。所从坠:剑落的地方。矣:了。惑:迷惑,这里指糊涂。1、解释词语。者:  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