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

ID:39290835

大小:1.9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_第1页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_第2页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_第3页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_第4页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胃镜标准化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王立国医生)(一)概述1食管解剖:成人全长23-28cm,平均25cm,左右径3cm,前后径2cm,距门齿分别为15cm和40cm;2食管三个生理狭窄:A第一狭窄:距门齿15cm,第6颈椎,咽与食管连接处即食管入口处;B第二狭窄:距门齿23cm,第4、5胸椎,支气管和主动脉弓交叉处;C第三狭窄:距门齿40cm,第10胸椎,横膈食管裂孔处,又称贲门;3内镜下食管分三段:上段距门齿15-23cm,粘膜光滑,散在纵行毛细血管网;中段距门齿23-32cm,

2、9点至12点处可见主动脉弓与主支气管交叉所致的管腔内凹陷性切迹,即第二个生理性狭窄,3点-4点处可见管壁外脊柱椎体压迫管腔所致的串珠状坡状微隆起,可见密集的树枝样毛细血管网;食管下段距门齿32-40cm,可见贲门齿状线及密集栅状毛细血管网;4食管定位:分前后左右侧壁,进镜后没有任何旋转时视野上方右侧壁,下方左侧壁,左侧为前壁,右侧为后壁;当有旋转时定位如下:液体潴留及食管中段左心房压迹,并可见搏动为左侧壁,支气管压迹为前壁,椎骨压迫为后壁,食管内不变规律:顺时针左、前、右、后;5注意事项:正常情

3、况下鳞状交界线SCJ(齿状线)和胃食管连接线GEJ处于同一位置,病理情况下不一致;食管粘膜上见到岛状橘红色粘膜称胃粘膜异位;25%正常人食管粘膜见白色结节或小斑,为上皮棘细胞增厚,称糖原棘皮症。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二)食管疾病分类(按平坦型、溃疡型、隆起型和其他分类)1食管平坦型病变(<良恶性>充血性、薄膜状、剥脱性病变)(1)充血性病变:良性充血性病变包括:反流性和非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真菌感染;食管胃粘膜异位。恶性充血性病变包括:食管粘膜内癌和原位癌。1)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

4、很重要:洛杉矶分级A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小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B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大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且病变没有融合;C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但是小于食管管周的75%;D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且大于食管管周的75%。烟台会议分级0级,黏膜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级(轻度),黏膜呈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将洛杉矶A、B级合为一起);Ⅱ级(中度),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重度),病变

5、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检查报告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狭窄部位、直径和程度;Barrett食管改变部位;有无食管裂孔疝。附:Barrett食管:胃食管结合部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所取代。A概述:必须明确两个线,食管胃连接线(EGJ)和食管鳞状上皮和胃柱状上皮交界线即齿状线(SCJ);正常情况下两条线重合,但有20%正常人二者不一致,发生病变时出现异常,涉及Barrett食管和食管裂孔疝,其中食管下段栅栏状血管对于两个疾病的鉴别很重要(正常

6、情况下食管下方为栅状血管,如鳞柱线上移,其下方为柱状上皮,透过柱状上皮见栅状血管为Barrett食管,未见栅状血管为食管裂孔疝)。B内镜下四大特点:1)齿状线上移不规则;2)Barrett食管内的粘膜色调比胃粘膜浅而粗糙,常呈细沙颗粒状;3)可观察到残存的食管上皮粘膜岛;4)炎症消退期可观察到栅状食管毛细血管网;C经典描述:对其诊断必须包括,明确描述SCJ和EGJ的位置,病变近端和远端到门齿的距离。D活检原则:从EGJ到SCJ每2cm四象限活检分瓶装,对于高度异型增生者需每1cm活检,诊断符合率

7、只有50%。E形态分类:有岛状、舌形和环形;分长节段Barrett食管和短节段Barrett食管,以3cm为界。2)非反流性食管炎:刺激饮食(辣、热等)后的充血水肿,炎症反应。3)食管真菌感染:体弱多病、抵抗力下降的老年人,糖尿病、爱滋病、营养不良患者,化疗中的肿瘤患者及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的患者,容易因体内菌群紊乱而出现食管真菌感染性病变。4)食管胃粘膜异位:食管粘膜如观察到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粉红或深红色区域,应咬取黏膜活检送病理做组织学检查来诊断食管胃粘膜异位。5)食管早癌:胃镜检

8、查中遇到糜烂、颗粒样改变、黏膜不光整或剥脱样充血、粗糙、易出血等表现,均提示恶性可能,应注意病变区和临近黏膜的辨认及全貌观察,多方位活检、刷检、咬刷检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阳性率。使用卢戈碘染色,有利于提高确诊率。(2)薄膜状病变:食管黏膜表面的薄膜状病变多见于局部炎症及真菌感染性病变。(3)剥脱性病变:剥脱性食管炎的诱因多为进食干硬、过热食物及酗酒或食管异物刺激导致食管黏膜损伤致血肿或炎症,食管肌肉挛缩致管型解离有关,因临床少见易被忽视。反流性食管炎非反流性食管炎(充血)食管真菌病食管胃粘膜异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