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

ID:39284293

大小:4.70 MB

页数:127页

时间:2019-06-29

上传者:U-145848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_第1页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_第2页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_第3页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_第4页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儿童医学常识与急症救助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保健(二)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三)小儿营养与喂养(四)小儿常见症状与护理(五)小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六)小儿常见急症护理6 (一)胎儿期(fetus)(二)新生儿期(neonate)(newborn)(三)婴儿期(infant)(四)幼儿期(toddler)(五)学龄前期(preschoolchild)(六)学龄期(schoolchild)(七)青春期(adolescent)7 1.1胎儿期特点(2)(1)生长发育迅速,是小儿时期发育最快的时期(2)营养完全依赖母体,孕母的健康、营养、疾病直接影响胎儿 1.2胎儿期保健(4)(1)孕母避免射线照射,避免滥用药物,避免感冒等(2)常规产检,加强营养(3)孕后期孕母做好乳房准备(4)做好胎教 1.1新生儿期特点(3)(1)对外界适应差(2)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下,终日处于睡眠状态(3)死亡率高 1.2新生儿期保健(5)(1)保暖(2)提倡母乳喂养(3)预防感染(4)重视早期教育(5)家庭防视 2.1婴儿期特点(4)(1)生长发育迅速(2)易患腹泻和营养缺乏(3)运动机能发育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4)5~6个月后对一些传染病的免疫力降低 2.2婴儿期保健(6)(1)合理营养(2)预防感染(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体育锻炼(5)加强早期教育(6)生长发育监测 3.1幼儿期特点(4)(1)体格发育较婴儿期缓慢,乳牙出齐,由母乳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2)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发育加快(3)对传染病免疫差,传染病发病机会增多(4)对危险识别不足,易发生意外 3.2幼儿期保健(4)(1)合理安排膳食(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促进语言和动作的发展(4)预防接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1学龄前期特点(3)(1)体格发育呈稳步增长状态,而智力发育加快,好问、好模仿(2)急性传染病仍较多(3)生活经验不足,意外创伤,中毒机会仍较多 4.2学龄前期保健(6)(1)定期体格检查(2)健康教育(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4)加强体育锻炼(5)培养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6)做好入学期准备 5.1学龄期特点(4)(1)体格发育平稳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均接近成人水平(2)大脑皮层进一步发育,开始学习科学文化(3)开始逐个换恒牙(4)疾病性质和表现逐渐接近成人 5.2学龄期保健(3)(1)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正确对待心理卫生问题(3)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 6.1青春期特点(3)(1)生殖系统迅速发育(2)体格生长也突然加快,出现第二性征(3)神经内分泌不稳定,易走极端 6.2青春期保健(3)(1)合理营养(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3)加强道德、法制和性教育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continuance)和阶段性(stage)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enerallaw)(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imbalance)(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sequence)(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variation)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affectingfactor) 1、由上到下或由头到脚(fromheadtofoot)2、由近到远(fromneartofar)3、由粗到细(frominaccuracytoaccuracy)4、由简单到复杂(fromsimplicitytocomplication)5、由低级到高级(fromlowertohigher)5 (一)遗传因素(heredity)(二)性别(gender)(三)营养(Nutrition)(四)孕母情况(MotherCondition)(五)环境(Environment)(六)疾病(Disease)6 婴幼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1、基础代谢(50-60%)2、生长发育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活动5、排泄 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1、蛋白质(15%)2、脂肪(35%)3、碳水化合物(50%)(二)非产能营养素1、维生素2、矿物质3、水 蛋白质主要生理作用:1、是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是生命的“根源”2、构成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3、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蛋白质缺乏的影响:1、生长发育迟缓2、免疫功能下降3、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失调蛋白质的来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蛋、奶、瘦肉、鱼、豆制品、小麦、大米等 脂肪主要生理作用:1、储存热能,随时被人体动用2、保温保护3、促进生长发育,对脑的发育尤其重要4、溶剂的作用5、含有脂肪的膳食 一般比较香、口感好,维持饱感 缺乏和过量:1、摄入不足:影响大脑的发育,引起某些皮肤病(如湿疹),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及婴儿生长迟缓2、脂肪过多:导致消化缓慢,消化不良,肥胖及心血管疾病脂肪的来源:植物油含必需脂肪酸较动物脂肪丰富,花生油、豆油、縻麻油比菜油多。动物脂肪中禽类比猪油的必需脂肪酸高,牛、羊油的最少。植物油比动物油脂好,同时含大量维生素C,但动物性脂肪中,奶油、鱼油消化率高,富含维生素A、D,这恰是植物中所缺乏的。 碳水化合物主要生理作用:1、是体内主要供能物质、是热量的“加油站”2、提供氨基酸在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的能量,促进生长发育3、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缺乏的影响:供给不足时,则能量供应不足,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小,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来源:主要来自谷物、根茎食物及食糖。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少量果糖,动物类食物含糖极底,动植物油不含糖 维生素A主要生理作用: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维持皮肤、眼睛、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缺乏与过量:1、缺乏:干眼病、夜盲、角膜溃疡、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生长发育迟缓2、过量:中毒,表现为四肢疼痛、过度兴奋、生长停滞、脱发来源: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中,肝脏、鱼肝油、蛋黄、奶类。橙色或深绿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含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高温油炸可导致食物中的维生素A损失。 维生素B1主要生理作用:构成脱羧酶的主要成分,为糖代谢所必需,维持神经、心肌的活动机能,调节胃肠蠕动,促进生长发育缺乏:食欲差、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脚气病来源:瘦肉、牛肉、肝脏、粗制谷物食品及豆类含维生素B1丰富。鸡蛋、鱼及一些新鲜蔬菜如芹菜叶等含量也较多 维生素B2主要生理作用:为辅黄酶主要成分,参与机体氧化过程,维持皮肤、口腔和眼的健康缺乏:引起角膜充血和畏光,口唇干裂、口角炎、舌乳头增大、阴囊会阴炎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来源:心、肝、肾等动物内脏、蛋、乳类、绿叶蔬菜、全麦、豆类 维生素C主要生理作用:促进组织胶原蛋白合成,维持血管、肌肉、骨、牙正常功能。大量维生素C对抵抗感冒,加强伤口愈合,提高应激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影响维生素C吸收的因素及缺乏:洗菜及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水果切开时间过长缺乏:坏血病来源: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和植物叶子中。柑桔、鲜枣、山楂、番茄、辣椒、豆芽、猕猴桃等 维生素D主要生理作用: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骨中钙的沉淀,有利于骨的钙化,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缺乏与过量:1、缺乏:佝偻病2、过量:中毒,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头痛、嗜睡、多尿来源:主要来自日光中的紫外线、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类食物 维生素E主要生理作用: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防止细胞老化及被破坏的作用。还和性器宫成熟及胚胎发育有关缺乏与过量:对新生儿、早产儿可产生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来源:存在于植物胚芽油,如花生油、玉米油中,绿色蔬菜和豆类中含量也多。人乳较牛乳多六倍,初乳为成熟乳的三倍,特别适合于喂养早产儿。 钙主要生理作用:构成骨骼、牙齿、供给离子化钙,与镇静神经、血液凝固、肌肉收缩舒张和腺体分泌都有关缺乏与过量:1、缺乏:佝偻病、手足抽搐症2、过量:可能沉淀磷盐来源:海产品,虾皮、紫菜,乳类,豆类、蔬菜中的叶菜类钙含量高 铁主要生理作用:制造血红蛋白及人体其他铁质化合物人体氧化作用缺乏与过量:1、缺乏:小细胞性贫血2、过量:饮食含铁过多并无害处来源: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内含的是血红素铁,含量高,而且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红枣、绿色蔬菜、桃、杏、黑李中相对含量高,但属非血红素铁,吸收差。乳类含铁最低,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达50-80% 锌主要生理作用: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以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缺乏:引起食欲减退、口味异常、生长迟缓,出现矮小症、性功能发育不良、伤口愈合差,影响智力发展。可导致异食癖来源:在肉类、动物肝脏、鱼类、牡蛎等到中含量高 碘主要生理作用:主要用于制造甲状腺素缺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不足、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呆小病来源:海产品含量高,如紫菜、海带和海盐等 水主要生理作用:构成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咸平衡,维持代谢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不足、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呆小病来源:各种食物、汤水、饮料等,(婴儿天热可饮凉开水,但不要喝冰水,以白开水为主,可辅助一些饮料,但汤和汁都不能代替白开水) 婴儿喂养(infantfeeding)(一)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1、成分(element)(1)初乳(foremilk)(2)过渡乳(transitionmilk)(3)成熟乳(maturemilk)(4)晚乳(latemilk) 2、优点(virtue)(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易消化吸收(2)增强婴儿免疫力(3)温度适宜,经济实惠,喂哺简便(4)增加母婴的情感交流(5)加快母亲子宫复原,抑制排卵,减少母亲乳腺和卵巢癌的发生 3、母乳喂养的护理(nursingforbreastfeeding)(1)鼓励母乳喂养(2)增进乳母健康(3)指导正确哺乳1)开奶时间及皮肤接触(kangaroocare)2)喂奶前3)喂奶时:姿势、方法4)喂奶后5)哺乳次数及时间(4)评估喂养情况(5)指导断奶 (二)混合喂养(mixedfeeding)(三)人工喂养(bottlefeeding)1、常用乳制品(1)鲜牛奶(freshmilk)(2)婴儿配方奶(formulamilk)(3)全脂奶粉(wholemilkpowder)(4)羊奶(sheepmilk)(5)酸牛奶(sourmilk)(6)代乳品(substitutemilk) 2、人工喂养的护理(1)方法(methods)(2)注意事项(attention)1)乳汁的选择、调配、温度2)避免吸入空气3)哺喂后轻拍后背,使之排出吞咽的空气4)所有用具每次用后均要洗净,消毒(四)辅助食品的添加1、目的(purpose)2、原则(principle)(1)由少到多(2)由稀到稠(3)由细到粗(4)由一种到多种3、步骤(procedure) 一、发热(fever)1、正常体温(normalbodytemperature)腋温(axilla):36~37℃肛温(rectal):36.5~37.5℃口温(oral):36~37.2℃2、影响正常体温波动的因素(factors)(1)升高: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环境高温(2)下降:饥饿、少动、保暖不佳3、高热及长期发热的不良影响(sideeffects)(1)高热使代谢率增快、耗氧量亦增多(2)高热时为了散热心搏加快(3)高热可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或抑制(4)高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5)持续高热反而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对健康不利 1、发热的原因(reasons)(1)感染性因素(2)非感染性因素1)大量组织破坏或坏死2)结缔组织、变态反应3)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4)体温调节失常5)中署2、发热的过程及症状(processandsymptoms)(1)体温上升期(2)高热持续期(3)退热期 3、发热的程度(pyretictypesanddegrees)肛温:37.8℃,腋温:37.4℃程度(肛温)1)低热:37.8~38.5℃ 2)中度热:38.5~39.0℃ 3)高热:39~41.0℃ 4)超高热:41.0℃以上5)长期发热:超过2周4、伴随症状(concomitancesymptoms)(1)寒战(2)皮疹(3)皮下出血或牙龈、鼻腔出血(4)关节红、肿、热、痛(5)淋巴结增大及肝(脾)增大 [护理措施](nursingintervention)1、体温过高的护理(nursingforhyperthermia)(1)一般护理:休息、喝水、清淡饮食、口腔护理(2)病情观察(3)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4)按医嘱进行病因治疗2、预防惊厥的护理(preventionofconvulsion)(1)加强巡视(2)给予降温措 二、哭闹(cry)1、评估哭的声调(tune)(1)尖叫(2)低沉而粗(3)时高时低(4)弱或呻吟2、观察哭闹持续的时间(persistenttime)(1)短暂(2)持续或反复3、仔细观察哭闹特点和伴随表现(characteristicandconcomitance)(1)非疾病引起的哭闹饥饿、嗑睡、排便、叮咬、熟睡惊醒、要挟、白昼颠倒(2)疾病引起的哭闹腹痛、肠套叠、嵌顿性疝、外耳道节肿、鼻塞、蛲虫 [护理措施](nursingintervention)1、做好环境的护理2、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合适的处理3、观察哭闹的声调、持续的时间、特点及伴随的症状等 三、呕吐(vomiting)常见的呕吐的原因(commonreasons)1、消化道梗阻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3、消化道以外疾病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各种中毒 1、评估呕吐和呕吐物的性质2、评估呕吐的伴随症状3、根据小儿的年龄,综合评估呕吐的原因(1)新生儿期(neonate)(2)婴儿期(infant)(3)儿童期(children) [护理措施](nursingintervention)1、体液不足的护理(1)补液、用药(2)饮食(3)病情观察2、预防窒息的护理(1)呕吐时的护理(2)呕吐后的护理(3)记录(4)喂乳、喂药的方法 四、腹痛(abdominalpain)(一)内科疾病1.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各种腹膜炎、细菌性痢疾等。2.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瘢、神经系统疾病(腹型癫痫)、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二)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急性肠扭转,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等。 1、年龄(1)3个月以下的婴儿:肠痉挛多见,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2)两岁内小儿: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3)年长儿: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2、腹痛的躯体表现(1)新生儿:顽固性腹胀及呕吐。(2)婴幼儿:烦躁不安、痛苦面容,陈发性哭闹、面色苍白等(3)年长儿:脐部或两下肢蜷曲 3、疼痛部位(siteofpain)右上腹、右上偏剑突痛:常见胆道蛔虫症、肝炎、胆囊炎。右下腹痛:见于阑尾炎、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卵卵巢及输卵管疾病、卵巢囊肿扭转。左上腹痛:胃、十二指肠及胰腺病变左下腹痛:要想到便秘或菌痢的可能性。剑下疼痛:见于消化性溃疡。脐部疼痛:以肠蛔虫症及急性肠炎为多见。全腹剧烈疼痛:多提示原发性腹膜炎。沿输尿管部位的绞痛,伴腰痛者:应多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阑尾炎:最早可在脐周、中上腹痛,6-12小时后转移于右下腹痛。 4、严重程度(degreesofpain)5、疼痛性质(paincharacter)阵发性疼痛或绞痛:常为梗阻性疾病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 6、伴随症状(accompaniedsymptoms)发热: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呕吐、排便: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黄疸:肝胆疾病休克: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 [护理措施](nursingintervention)1、休息、体位2、饮食3、病因治疗4、镇痛、解痉5、观察病情 五、厌食(anorexia)1、病因(reasons)(1)器质性疾病(2)精神因素(3)喂养不当或不良的饮食习惯(4)药物2、伴随的症状和体征(accompaniedsymptomsandsigns)(1)发热(fever)(2)腹泻(diarrhea)(3)乏力(fatigue)(4)腹痛(abdominalpain) [护理措施](nursingintervention)1、观察病情2、饮食护理,改进不合理的哺养方法3、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4、做好精神性厌食的护理 六、皮疹:痳疹、水痘、寻麻疹等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一)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在起病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二)出疹期起病约3~5日后,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约2~3日内遍及手心、足底,疹间皮肤正常。 麻疹患儿隔离:直到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约存在2~3周。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麻疹的护理1.高热的护理忌用醇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2.皮肤粘膜的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3.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4.病情观察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有瘙痒感,康复后不会留有疤痕。病毒存在于疱疹的疱浆内、血液和咽分泌物中,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另一种则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 水痘的检疫期为3周。接触后可在3日内肌注水痘一带状苞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 水痘的护理1)患儿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2)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退烧药,因会产生并发症,容易引起脑炎。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3)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4)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并戴上手套。5)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6)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汗多:正常、佝偻病、体质虚、结核性早熟:(女:8岁前;男:10岁前出现第二性征)身材异常:(侏儒、巨人症) 维生素D缺乏病的预防与护理NursingCareoftheChildwithDiseasesofVitaminDDeficiency 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是小儿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营养性疾病。其特征是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并造成骨骼病变。常见于婴幼儿 [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及生理功能](一)来源(origin)1、内源性(self-produced)(日光中的紫外线)(VD3)人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胆骨化醇2、外源性(acquired)(日光中的紫外线)(VD3)动物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胆骨化醇(日光中的紫外线)(VD2)植物中的麦角固醇麦角骨化醇 (二)转化(transform)肝肾VD25-(OH)D31,25-(OH)2D325-羟化酶1-羟化酶 (三)生理功能(function)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旧骨溶解,增加细胞外液钙的浓度,有利于新骨骨盐沉着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磷的排出 维生素D缺乏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PTH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旧骨脱钙增加血钙不能恢复正常低血磷       血钙正常或偏低手足抽搐症钙磷乘积降低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佝偻病[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机体以牺牲骨头为代价来维持正常血钙水平”因为正常血钙对神经、肌肉、内分泌腺的正常功能及细胞间桥接是必须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实质: 原因1、孕母状况2、日光照射不足★a.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窗,缺乏户外活动。b.高大建筑,烟雾、灰尘c.冬天日光时间短,紫外线弱,冬春季多见。 3、摄入不足a.人乳含维生素D:4---100IU/L,牛乳含维生素D:3---40IU/Lb.不晒太阳或不补充鱼肝油4、生长发育迅速5、疾病及用药史1.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2.肝肾严重损害: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不足3.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干扰维生素D代谢4.糖皮质激素:25-(OH)D3分解增加,导致1,25-(OH)2D3不足 (二)躯体评估(physicalassessment) 1、初期:3个月左右◆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枕秃◆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AKP增加或正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无明显骨骼改变枕秃 2、激期神经精神症状更明显,有典型骨骼改变及肌肉松弛(1).骨骼系统改变1)头部◆骨软化(craniotabes)(3~6个月)◆方颅(caputquadratum)(8~9个月)◆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2~3岁)◆出牙延迟(1岁出牙,3岁出齐)方颅 2)胸廓(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rachiticrosary):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形成一个个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以7~10肋骨最明显。 ◆肋膈沟(harrison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同时其下部因腹大而外翻,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鸡胸(chickenbreast) ◆漏斗胸(funnelbreast) 肋缘外翻 3)四肢腕踝畸形:手(脚)镯(6个月以上小儿) “O”型腿“X”型腿、 脊柱:后突或侧弯骨盆 (2)全身肌肉松弛(3)其他 (2)全身肌肉松弛(3)其他3、恢复期(convalescence)4、后遗症期(sequelastage):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 [[护理措施](nursingimplementation)1、营养失调的护理(1)补充维生素D(2)日常生活护理2、预防维生素D中毒护理3、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有关佝偻病的护理知识(2)介绍佝偻病的预防方法◆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多食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酌情于妊娠7~9个月给维生素D10~20万IU1次或多次。同时使用钙剂。◆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生后2周开始给维生素D500~1000IU每日口服,不能坚持口服者可给予维生素D10~20万IU,1次注射◆婴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每日口服给维生素D400~800IU,或1次大剂量注射,同时给予钙剂。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71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传播途径】1.接触病人皮肤。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4.饮用污染的水。 【预防措施】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托幼机构及小学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护理1、消毒隔离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2、饮食营养3、口腔护理4、皮疹护理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发热护理 惊厥急救处理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风,是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多见于婴幼儿 [病因]1、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1)颅内感染:如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性疟疾、脑脓肿等引起的惊厥等(2)颅外感染:如肺炎、破伤风、中毒性菌痢等2、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性惊厥)(1)颅内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脑缺氧、脑肿瘤、颅脑外伤、脑发育不全、癫痫等(2)颅外疾病:如缺乏维生素D的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高血压脑病以及有机磷,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发生惊厥 高热惊厥(1)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偶见4-5岁,5岁后较少见(2)惊厥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内(3)惊厥发作时间短,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4)已排除小儿惊厥的其他病因(尤其是颅内病变)(5)热退后一周作脑电图正常,有遗传倾向。(6)如果一次发热过程中惊厥发作频繁,发作后昏睡、有锥体束征,38℃以下即可引起惊厥,脑电图持续异常,有癫痫家族史者,则日后可能转为癫痫。 急救处理1、就地抢救,平躺,头偏后,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与防止舌根后倒,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2、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3、及保持安静4、开窗5、闲杂人员离开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急救判断:1、意识丧失2、呼吸停止3、脉搏消失(小于60次/分)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 轻拍患者肩无反应时,高声救助,旁观者去打120急救电话A:开放气道原地给患者畅通气道,压额提颚法使后坠的舌根抬起,气道畅通B:人工呼吸*检查呼吸(3-5秒)一看:胸部伏动,二听:气流声响,三感觉:呼吸气流*若呼吸停止:实施人工呼吸,吹气2次之后C:胸外心脏按压*检查脉博:*若脉博停止跳动,   *实施胸外心脏挤压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1)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关节伸直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烫伤急救万一发生烫伤,千万别用牙膏、紫药水或红汞涂搽,也不要用毛巾包扎。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冷水(流动自来水)冲约半小时以上(冲后剪衣扒开)并自行在创面涂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如有小水泡形成,注意不要弄破,让其自行吸引,如果水泡较大,则需到医院让医生处理 关节扭挫伤急救静养受伤部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负重,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勿揉搓、按摩或热敷伤处,以免加重出血冷敷伤后应尽快进行局部冷敷,减轻出血。冰敷可每两小时做十五分钟,至肿胀不再继续增加为止。热敷受伤24小时后内出血已完全停止时可改用热敷,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如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煎汤热敷、浸泡患处,效果会更好。因有些扭伤与骨折、骨裂难以区别,如感到受伤程度较重时,应早去医院诊治。 中毒急救中毒主要包括煤气、药物、酒精、食品等侵袭机体,导致功能状态失调,重则危及生命。急救的步骤包括以下方面:1、将患儿撤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皮肤污染者用冷水冲洗,禁止使用热水。2、轻度口服毒物中毒者设法促其呕吐,方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促其呕吐。3、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4、立即送医院 野蜂螯伤后的急救方法第一、剔除蜂针。一般剔除蜂针的方法是,用指甲或小刀片轻轻将它刮出,断绝毒液来源。必须注意,被蜂螫后,不得使用局部热敷,也不要用镊子或捏住针刺部位,以免毒液扩散。第二、用消毒液如新洁尔灭来清洗创面。也可用冰包敷患处,以减轻肿痛。第三、以下情况需就医1、伤部明显肿胀,或者肿胀持续24小时不退。2、有10处以上的蜇咬伤 骨折急救处理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则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若在包扎伤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到医院后,须向负责医生说明,提请注意。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患儿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5、送医院诊治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各连续5次)1-8岁:背部叩击法、胸部快速按压法、腹部快速按压法1以下:背部叩击法、  胸部快速按压法 鼻出血急救:(1)坐下并松开围在颈项上的衣物;(2)稍向前倾,不要仰头,应任由鼻血从鼻腔流出,而非倒流往咽喉;(3)用嘴呼吸,紧捏鼻梁部分约5分钟;(4)5分钟后若鼻腔止血,便可放松鼻梁,否则应继续捏紧鼻梁;(5)鼻腔止血后,继续以口呼吸,4小时内不要擤鼻子或尝试清除鼻腔内的血块。如果这样仍然无法使出血得到控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眼异物急救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闭眼即可,不能解决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再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拭去异物。   异物嵌入角膜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预防甲型H1N1流感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4.做饭时生熟分开很重要,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猪流感病毒;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6.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7.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8.由于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猪流感只有猪用疫苗,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对猪流感预防、甲型H1N1流感预防有效。 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