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70285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论文后进生转化策略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江县教育局教育科研项目《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二0一三年四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正享受着新的课改理念的沐浴。但是后进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性的教育现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学生的发展就会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学习的后进生,已经成为教育的老大难问题。课题组调查发现:作为教育存在的常态,在德阳市甚至全省范围内有很多这样的农村高中被忽视:招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由于优生较少,只能就少数较好的学生办一二个实验班,其
2、余的都到平行班学习,三年后,许多班连一个高考目标也完成不了,全校只有聊聊数十人能考上三本,甚至零上线,这其中还包括补习学生呢!因此,课题组认为:我们的课改,应关注他们----农村高中的后进生,特别是大量平行班的学生。只有大力研究大面积存在的后进生的转化,才能在课改中实现“教育的公平”,我们的课改才有生存的土壤,我们的课改才更有现实意义。课题组通过调查总结,我校后进生形成有以下背景:1、区位因素本校地处省内经济发达市的落后地区,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到德阳绵阳,在本县的六所高完中里,我也仅排第三名。校的现状决定我校只能招收大量的后进生。高中学生生源差,有量无质,综合竞争力不强。学校现
3、有高中班63个,初中班6个,小学班3个,学生总数4085人(住校学生3555人)(还可以就非农和农业户口分别统计)。2、生源因素学校虽处县城,确只有大量的农村学生,与地理位置不匹配,处境尴尬。大量的优生不愿就读我校。如课改2010级在御河中学招A优的学生,其中的一个A1最终还流失到了中江中学。3、环境因素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削弱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造成普高大量的中等生的流失,4、课改背景面对新一轮课改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需要学校做出尝试。5、辐射效应除我校以外,还有很多农村高中学校由于复杂的原因,存在大面积的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故虽然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组较多,但仍然
4、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6、课题基础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是中江县普高教育新的增长点!在德阳市普高教育中不断演绎着“低进高出”的神话!是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转+向办普高学校中的成功典范!此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升。二、问题的提出1、根据新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当前不同年龄阶段的后进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表现。逆反行为:对一再重申的班规校纪,经常随意违反。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骂人、恶作剧、乱起哄、有意损坏公物等;发泄行为:受批评或遇挫折后,则采取暴怒、顶牛、报复、迁怒等行为;自私行为:如不负责任、不承担义务、损人利已、小偷小
5、摸、妒忌他人等;懒惰行为:如懒散拖沓、怕学习、不动脑筋、不完成作业、厌恶劳动等;逃避行为:为逃避教育和处理,而撒谎、欺骗、逃学、甚至出走等;攻击行为:如与老师班干部作对、寻衅闹事、打伤他人等;纵欲行为:如乱花钱、吸烟、大吃大喝、赌博、男生对女生故意挑逗等;团伙行为:结拜兄弟、组织帮派、伙众滋事、称王称霸等。在这种种表现中,以说谎、骂人、不做作业、逃学、爱挑逗等行为最普遍的特征。2、后进生的处境。社会认识:目前,社会上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后进生。后进生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往往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学校周围及场镇,有些仅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个体商贩为后进生的校外行为提供活动场所,
6、给其活动方便,更甚至怂恿违规。如:让散落在外的违纪学生留宿,打牌,吃零食,看通宵电视,有意让学生结队喝酒,吸烟。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渐形成了小集体意识,把这里当作了课外天堂,这为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家长认识:常常习惯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家长往往不了解后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又因很多后进生都是典型的留守学生,他们不愿意与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过多的交谈,“隔代亲”已成了后进学生中的主流。许多家长(监护人)的观念较为落后,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还总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甚至对其连打带骂,特别是男性家长总是以至高无尚的权威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导致后进学生失去
7、学习信心,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较强,最终成为了家庭教育的牺牲品。部分教师的认识:以分数评价学校,以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是目前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主要形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后进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重视。但是,对部分年老教师而言,传统的教育思想在短时间内要得到很大的改变并非易事。在学习中,后进生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平的对待,更不用说特别的关爱,他们有时成为了“差”的参照物。在课堂中,他们本身就不敢回答问题,也很少有受关注的机会,特别是教师倾注关爱而又无起色的“朽木”不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