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60276
大小:328.3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9
《单则材料观点的提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训练单则材料观点的提炼目标:学会准确、全面地提炼中心论点材料(一)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在全国竞赛中只得了个二等奖。发奖时,他竟拒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市创造发明学校的老师辅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A、要有商品意识B、要不知足C、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D、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分析:C和D哪项更准确?选择时要注意选直接从材料中提炼的。紧贴材料的当然是C。
2、D的“精神文明”是材料所反映出来的“品德”问题的引申和扩展,它扩大了事件的范围,因而是不准确的。A、B两项肯定了学生的行为,违背了材料的意思。为什么不选A或B?结论(1)应该直接从材料中提炼,不要越级。要使论点准确必须注意材料的倾向性,要顺向思维。材料(二)①人们喜爱绿树,是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②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③有人曾作过试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夜吸收的水分竟达一公斤之多。A.奉献精神万岁B.为人不能只是图索取C.应该改变知识分
3、子待遇偏低的状况D.要给予就得吸收分析:为什么不选A和B?我们不妨把A套入材料,结果发现它只适合于①句,概括不了②③两句的内容。把B套入材料,发现它概括不了①句内容。所以A和B是不全面的。答案是D。如把C套入②句,就会发现它是不准确的: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不断吸收水分;知识分子为了奉献,必须不断地索取。--这样岂不是说索取越多,奉献越大吗?结论(2)要使论点准确、全面可用套入法检验。再教你一招:论点要做到准确、全面还必须选取最佳的角度立论。一则材料,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性和行文的客观性,往往可以多角度立论。我们不能
4、满足于能立论。在提炼观点时,应逐一列出可立论的角度,然后选出最佳的角度。什么是最佳的角度?首先应是准确的、全面的,此外还应是能深挖材料内蕴的,对现实生活有启迪意义的,角度较小的,适合自己论证的。材料(三)从前有个老公公,种了一颗大萝卜。老公公拔萝卜,拔不起来。后来他先后请来老婆婆、小男孩、小女孩、小花狗和小花猫,他们一起用力拔,还是没有把萝卜拔起来。小老鼠闻迅赶来帮忙,大家齐心合力,终于把萝卜拔起来了。A.团结力量大B.人多力量大C.有困难要找大家帮忙D.不可忽视微小的力量E.要重视众人的力量,也不可舍去小的力
5、量分析:对生活启迪意义不大的,未能挖掘材料内涵的观点,往往是肤浅的,阅卷者不感兴趣,打分自然就低。比较D和E,后者深挖了材料的内涵且有论述意义,但它是两个角度,不可取;只有D抓住了材料的关键--小老鼠的作用,角度单一,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应该说只有它才是最佳的角度。哪项观点一般化、无新意?哪项观点对生活的启迪意义不大?CA、B小结:准确、全面地提炼观点:顺向思维不要越级套入检验最佳角度能深挖材料内蕴的对现实生活有启迪意义的角度较小的适合自己论证的考考你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
6、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到会的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材料(三)A.谦虚是一种美德B.我们要从小就努力学习,长大才能成才C.我们要培养好的习惯D.基础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应努力搞好幼儿教育工作E.素质教育应该从
7、小抓起F.回答问题要做到中肯分析:D虽较准确、全面,但它有两个角度,不易论证。F是逆向的立意。A、B、C不全面。A的“谦虚”的态度概括不了科学家充实具体的答话;B的“学习”概括不了品德、习惯的培养;C的“习惯”概括不了品德的培养。答案:E河岸与河的对话“谁叫你给我规定道路?”河水对河岸咆哮,“你阻挡我随意流淌,限制我自由发展,我要挣脱你的羁绊,奔向广阔的田野……”河岸耐心地劝导说:“正是由于我的存在,浅浅的溪流才汇聚成浩瀚的巨澜,你才富有肩负万吨巨轮的千钧之力。你才穿涧跳峡,冲动发电机的机翼,将青春的力量化为光
8、明,你才赢得两岸庄稼的礼赞。”“你的说教已是老生常谈,现在已经九十年代了,还想骗我?”河水不听河岸的劝告,不顾一切地冲毁堤岸,漫野横流,淹没田野,冲毁村镇,自以为得到了发展。渐渐地,它停在茫无际涯的原野上,失去了动力,再也没有办法向前。终于被泥土吸收,太阳晒干。翁方纲和刘石庵都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翁一生研究书法,讲究“笔笔有来历”,最佩服唐代虞世南、欧阳询的书法。他作楷书时,处处以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