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

ID:39240941

大小:266.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6-28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_第1页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_第2页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_第3页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_第4页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 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经济增长1.1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核算方法1.2新古典增长理论1.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与经济收敛1.4技术进步的类型1.1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1、人均收入差异巨大。以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为例,1997年美国以人均收入28740美元列在首位。尼日利亚人均收入仅为88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3%左右。平均来说,尼日利亚的一个工人必须工作一个月,才能挣到一个美国工人工作一天所得到的收入。2000年,美国的实际人均GDP为34800美元(以2000年美元计算)。高的人均GDP意味着:(1)很高的生活水平:消费

2、和服务的数量和水平;(2)高的教育和医疗水平;(3)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而尼日利亚的人均预期寿命不足50岁。2000年人均GDP最低的国家:刚果238美元,最富裕的国家是卢森堡4590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93倍。12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单位:美元)国别人均收入国别人均收入美国日本德国墨西哥巴西俄罗斯287402340021300812062404190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375034501650159010508802、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的差异。在1960年至1990年

3、期间,美国人均年平均增长率为1.4%,法国为2.7%,英国为2.0%,而日本则以5%的速度显著增长。而在被称为“亚州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中,出现了所谓“增长奇迹”。3、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按照美国学者琼斯提供的数据,1960-1990年,印度人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而在1960-1980年,这一数字为1.3%。1950-1970年,岛国毛里求斯的人均以每年1.2%的比率持续下降,但从1970-1990年,该国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经济增长和中国在2020年的人均实际GDP: 以2000年人均实

4、际GDP为3900美元计算2000-2020人均实际GDP增长率2020年人均实际GDP(以2000年美元计算)每年2%每年5%每年10%5820美元10600美元28000美元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问题1、什么因素造成有些国家增长很快,如东亚体;而另一些国家增长慢,如非洲国家。2、为什么OECD国家近100年来能够将人均实际GDP维持在每年2%的水平上?3、要提高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政府应该制定什么政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需要我们研究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二、经济增长的核算方法1、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通

5、过增长核算的方法来认识。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一新古典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方法告诉我们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在增长理论文献中,技术进步即A的增长率,通常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简记为)。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则由微分学的

6、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产出增长率为:变形为:2、增长核算一个例子:美国的经济增长年份产出增长率增长源泉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19961950-19963.54.13.12.92.23.21.11.21.20.80.60.90.81.31.61.30.81.21.61.70.50.80.81.1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明显放慢从1950年到1996年,美国实际增长平均为每年3.2%,其中的0.9%来自于资本存量的增加,1.2%

7、是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而1.1%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明显放慢了。有关的研究数据还表明,在同一时期,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出现了这种生产率的下降。为此,许多西方学者对生产率下降的趋势提出了多种解释。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实际上并没有放慢,而是因为数据上的缺陷,使得增长核算分析并没有真实地显示出生产率变化的实际趋势。也有学者认为是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导致了发达国家生产率的持续性下降。目前,经济学界对此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解释。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

8、森(E.F.Denison)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技人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他两个则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