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

ID:39235060

大小:68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_第1页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_第2页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_第3页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_第4页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专题2010 第4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CER双学位2010春季课程中国经济专题:第4讲周其仁www.zhouqiren.comqrzhou@ccer.edu.cn近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衰败”,面对的主要任务是“国家重建”;背景是“有主权的封闭”走向“无完整主权的被迫开放”;建立有效的国家,是建立有效经济组织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从思潮到运动,从西欧经由苏联进入迫切需要完成国家重建的中国;苏联的历史并没有证明,在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改革,才有资格继续生存,并继续受到检验;核心问题还是“国家与有效经济组

2、织”的关系;上讲小结“超级国家公司”面对5亿中国农民集体经济的来历新制度的基础改革预演:饥荒带来的政策与体制变化包产到户改革自发变革怎样得到合法承认?余留问题第4讲农村改革列宁理论与苏联经验国家与国家消亡理论“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法权”“超级国家公司”构想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斯大林的苏联模式5亿农民的中国现实交织到一起的双重问题在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农民中国怎样完成工业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超级国家公司”构想列宁在拉兹里夫湖畔写《国家与革命》大事件:从土改到完成农村集体化1947-1950年全国土改

3、: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地主富农7亿亩土地,296.74万头耕畜,免除了700亿斤粮食地租;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民主革命目标;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走由初级合作社到集体所有制的高级社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3-1956,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1958年,再经过“一平(贫富拉平)、二调(无偿调拨)、三收款(粮食征购)”完成人民公社化从承认小私产的“合作”,到消灭私产的“集体”国家政权直接改造农民所有权“集体经济”的来历在理

4、想化的“主义”追求之下,还隐藏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小农中国如何完成工业化?如何为工业化筹措资本?土改的经济结果:按人口平分地租革命前中国农业的剩余约为总产出的30%(Lippit,1974);土改导致农民按人口平均分享了约20%的农业剩余;能靠税收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吗?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重租重税”政策;1950年代前期的国家农业税收达到和平时期的新高点——11%;革命逻辑限制了国家对农民收税的上限;学苏联的“剪刀差”,寓税于价的选择与苏联“余粮征集制”的异同统购统销要求国家对农村经济实施全面控制“统购统销”的

5、起源统购统销出台的背景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3278亿斤,高于战前最高水平1953年城镇人口7826万,比1950年增加了36%;农村返销粮增加,达到300多亿斤,农民人均吃粮水平增加了几十斤;1952年国家实物税加市场收购共607亿斤,比1950年增加了1倍;1952-53粮食年度,国家出现粮食赤字40亿斤私商与国家争购粮食,市价超过(国营)牌价20-30%195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实施“统购统销”陈云:前头挑的是黄色炸药,后头挑的是黑色炸药毛主席的考虑1953年统购粮食785亿斤,比上年增长30%;195

6、4年统购粮食885亿斤;1955年,“家家谈粮食,户户要统销”,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主要问题:数量控制不住(收了农民的过头粮);价格不反映供求;连锁控制的扩展国家权力对农民的产出实施直接干预农村集体化:“社会主义”的追求与实际经济问题求解的一种结合;集体化不是农民自发运动的产物,更不是农民们基于私产的自愿合约,它是国家权力深入农村社会、全面干预和改造农民私人产权的结果;合作社经济、(国家控制的)集体经济、以及国有经济的原则区别;中国农民何以接受集体化的制度安排?“毛主席领导我们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毛主席号召我们走集体

7、化道路,谁不赞成,我们就可以收回他的土地”国家权力的强大与农民财产权利的“残缺”从农民缔结与他人合作的权利,到种植、出售、定价自己产品的权利,以及转让私有的土地和劳力资产的权利,逐渐被约束、限制、禁止集体化的制度含义刚性的人民公社制度1959-1961年的大饥荒事实认定,“非正常死亡人口”的数目“退出权”与否的解释(Lin,1997)没有自愿进入、就不会有自由退出大饥荒悲剧——国家强力消灭私产的历史性教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饥荒更不是社会主义政策退却批判“共产风”和“浮夸风”,强调“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恢复自留地局部

8、的包产到户城乡隔绝的壁垒与“以农业为基础”大饥荒与改革预演资料来源:曹树基《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林毅夫和杨涛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引用了Sen的新观点。Sen提出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食物获取权(entitlement)思路。尽管人均食物产出的不足可能引起饥荒,但它只是众多可能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人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