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

ID:39210818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0 螳螂捕蝉|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螳螂捕蝉》说课稿唐虎一、说教材《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智劝吴王,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这条死命令的念头。本文是大故事里套着一个小故事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身后将隐伏祸患的深刻道理。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这节课我依据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其目标设计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语言文字,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

2、式方法。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是: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打楚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教师的教永远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结合教材内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直奔重点法,引导学生运用读思结合法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五、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系统规划、

3、科学组合,既省时高效,又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正在“追求精致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基于以上的认识,这节课我的设计如下:(一)直奔重点,领悟寓意。   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入手,直奔重点,让学生先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小故事,再指导朗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让学生明白“它们”、“眼前的利益”、“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双关意思,使整个课堂教学,以语言理解和运用为主线,把朗读与感悟等有机整合。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课堂的

4、黄金时间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以突出教学重点。(二)紧扣关键词语,体会巧劝机智   学生理解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后,当学生读到:“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吴王“恍然大悟”到什么?为什么吴王给大臣们下了“死命令”,而少年只讲了一个故事就让一言九鼎的君王改口,这其中藏着什么玄机呢?这时学生由于急于找答案就产生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的强烈欲望。于是我乘势要求学生分角色读课文3-12节,呈现真真实实的生本对话过程,从中体会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即巧见吴王、巧引故事、巧

5、讲道理。这样设计使课堂成为学生“静心默读、勾画批注”的学习王国,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助于“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三)精彩回顾,整体把握  学生体会到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后,我顺势引导: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这样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从中体会出少年的聪明机智、足智多谋,使学生明白少年的劝是“智劝”、“巧劝”,而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正如《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根本

6、上说,言语理解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重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四)巧妙拓展,渗透复述。 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课文呢?我通过填空练习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有效生长点和有力支撑点。我设计的填空练习是这样的:  (出示)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深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本王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有意改变课文的叙述顺序,直奔重点,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自如、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中能得到有效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六、说板书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为此我设计如下简

8、洁明了、提纲挈领的板书,使学生学了课文后能够一目了然的理解这则寓言,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增色添彩。    10、螳螂捕蝉 蝉  ←  螳螂  ←  黄雀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