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99320
大小:1.89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6-27
《《骨伤恶性骨肿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恶性骨肿瘤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转移瘤 骨肉瘤骨肉瘤(osteosarcoma),又骨生肉瘤(osteogenicsarc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髓性骨肉瘤最常见一、病理1.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以及肿瘤性软骨及纤维组织2.肿瘤呈灰红色,瘤骨区为暗红色,软骨区半透明,坏死灶为灰黄色,出血区为暗红色3.瘤周水肿并肿瘤细胞浸润 骨肉瘤一、病理3.分型:(1)肿瘤骨的多少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2)肿瘤不同类型组织的大少分为:A骨母细胞型:以肿瘤性成骨细胞为主B软骨母细胞型:软骨肉瘤样组织超过半数,直接形成瘤骨的肿瘤性成骨细胞为诊断依据 骨肉瘤一、病理3.分型:(2)肿瘤不同类型组织的大少分为:C纤维母细胞型:纤维肉瘤样结构为主D混合型:上述三型中的两型成分较为等量地混杂在一起E毛细血管扩张型:主要为大的血腔,间隔内为实质性肿瘤组织 骨肉瘤一、病理4.转移:(1)主要为血行转移到肺,其次为骨(2)偶见淋巴结转移(3)跳跃性转移原发灶同骨内或邻关节对侧骨内孤立性结节病灶 骨肉瘤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11-20岁,21-30其次2.好发部位:最常见股骨,其次为胫骨、肱骨、颌骨、腓骨及骨盆3.局部症状和体征:局部疼痛常见,初为间歇性,后为持续性,夜间明显局部肿胀,可扪及肿块,质韧或硬,压痛局部皮温增高,后期静脉显露或怒张邻近关节活动障碍 骨肉瘤二、临床表现4.全身症状和体征:多出现于晚期,包括发烧、疲乏、进行性消瘦和恶病质5.化验检查:血沉加快,贫血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好发部位:长管骨干骺端2.浸润性骨破坏A多开始于干骺端松质骨,骨小梁中断或小斑片状、大块状骨小梁缺损区,边界不清B皮质骨,筛孔状、虫试样或细条状透光区,并可融合成大块状骨缺损CT: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成分复杂和坏死)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2.浸润性骨破坏MR:A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或中等信号,可伴有斑片状或结节状高信号出血BT2WI多为混杂信号(肿瘤组织、陈旧性出血、囊变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着)C液液平面示上部液面信号较高,下部液面信号较低D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内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无强化区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3.软骨破坏:少见(1)骺板软骨:限期钙化带密度减低、中断,骺板增宽(2)关节软骨:骨性关节面塌陷和骨折,关节腔内出现软组织肿块MR:可直接显示软骨的中断缺损,并为其他信号组织所代替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4.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软组织肿块内,形态多样,可呈云絮状、斑块状、象牙质样或放射状MR:致密瘤骨区多呈长T1短T2信号5.肿瘤软骨6MM左右的小环状致密影,亦可为点状、条状、半环形或弧状,边界清楚或模糊,多分布于肿瘤外围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6.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A呈单层、多层或不规则形;葱皮样和垂直短针样见于恶性肿瘤生长活跃区B新生骨膜被肿瘤破坏后,残存的周围相邻骨膜,即骨膜三角7.跳跃病灶:原发灶同骨内或邻关节对侧骨内骨干髓腔和松质骨内孤立性结节病灶MR:长T1长T2信号,T2WIFS显示更明显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8.软组织肿块A肿瘤侵入软组织形成有一定边界的致密影B软组织内瘤骨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CT和MRI:密度或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成分复杂和坏死)9.病理骨折良性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可有较明显骨痂形成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0.瘤周水肿(1)CT:A实性肿瘤周围骨干髓腔密度增高B肌肉密度减低C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或条片状影D边界不清楚E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MRI:A实性肿瘤周围骨干髓腔、肌肉、脂肪间隙条片状长T1长T2近水样信号B边界不清楚C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1.动脉造影和DSA动脉推压和拉直、肿瘤血管、肿瘤毛细血管、肿瘤染色、血湖和血池、静脉早期显影、动静脉漏、动静脉中断12.肺和骨转移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3.X线分型(1)成骨型:A瘤骨为主,B骨破坏轻微,C骨膜反应多为短针状,D病理骨折少见,E软组织肿块局限多有瘤骨(2)溶骨型:A骨破坏为主,B瘤骨较少,C骨膜反应多为层状,D病理骨折多见,E软组织肿块多巨大(3)混合型 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3.影像学评价:多数骨肉瘤凭X线平片可做出诊断MR可更清楚显示肿瘤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是平片的补充CT对发现细微的钙化和肿瘤骨最敏感,在显示肿瘤范围方面界于X线平片和MR之间 骨肉瘤 1B 1B 软骨肉瘤一、病理A分化较好的肿瘤为蓝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呈分叶状B肿瘤表面为纤维性假包膜,纤维组织伴血管伸入瘤内,将肿瘤分隔为大小不等的小叶C软骨基质钙化多沿血管丰富的小叶边缘进行,故多呈环状D亦见以软骨化骨方式形成的骨质 软骨肉瘤一、病理分型:A根据部位:中心型(发生于髓腔)周围型(发生于骨表面)B根据有无原发病:原发型(发生于正常骨)继发性(发生于已有的骨病变 软骨肉瘤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11-30岁,其次为31-50年龄段,原发型较继发型年龄小2.好发部位:最常见于股骨和胫骨,其次为骨盆,手指少见3.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为疼痛和肿胀,并质地较坚硬的肿块症状轻、生长慢 软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中心型:A骨内溶骨性破坏,边界多不清楚,可有模糊硬化边B邻近骨皮质可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C骨皮质或骨性包壳被破坏形成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D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数量不等、分布不均、密集成堆或稀疏散在的钙化 软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1.中心型:E钙化为边缘清楚或模糊的环行、半环行或沙砾样,亦可呈斑片状的软骨内骨化F分化不良者钙化少或无钙化2.周围型:A多为骨软骨瘤恶变B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的肿瘤,突然生长加速并伴有明显疼痛C软骨帽增厚或突然出现大量不规则钙化 软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2.周围型:D软组织肿块形成E钙化软骨帽密度变淡,边界不清,部分区域钙化残缺或边缘模糊F母骨、相邻骨或骨性基底骨破坏,边界不清G远隔转移病灶3.CT:A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B增强多呈不均匀强化(成分复杂坏死) 软骨肉瘤三、影像学表现4.MRI:AT1WI等或低信号BT2WI低度恶性肿瘤因含透明软骨而呈均匀高信号,恶性度高者信号不均匀C钙化和骨化呈低信号D软骨帽呈高信号,厚度大于2CM 中心型周围型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ofbone)一、病理1.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及所产生的胶原纤维构成,内可有出血、坏死和囊变2.可分为原发型继发型(骨纤、畸形性骨炎)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20-40岁,男多于女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ofbone)二、临床表现2.好发部位四肢长管骨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多见亦可见于颅骨、脊椎、骨盆等3.症状和体征主要为疼痛和肿胀,可发生病理骨折三、影像学表现1.边缘模糊的溶骨性破坏,周围骨质呈筛孔状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ofbone)三、影像学表现2.可发生病理骨折3.多有局部软组织肿块4.多无骨膜反应、骨质硬化和钙化骨化(1)位于骨干中段髓腔内(2)A弥漫性骨质疏松及斑点状、虫蚀样破坏,边界不清B周围骨皮质筛孔样或花边样缺损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ofbone)三、影像学表现5.CT:A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B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6.MR:A肿瘤组织T1WI多呈低信号,T2WI可呈高信号、低信号或混杂信号B肿块周围水肿信号 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一、病理起于髓腔,内含小圆细胞和血管,并为纤维组织分割成不规则的结节状,内可有出血、坏死和囊变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10-25岁2.好发部位:20岁以下长骨骨干20岁以上扁骨多见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二、临床表现3.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为疼痛和肿胀4.全身症状:发烧、白细胞增高,早期发生肺、骨和其他脏器的转移5.放疗敏感,可显著改善症状三、影像学表现1.分型:骨干中心型、骨干周围型、干骺中心型、干骺周围型、扁骨不规则骨型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三、影像学表现2.骨干中心型:最多见(1)位于骨干中段髓腔内(2)弥漫性骨质疏松及斑点状、虫蚀样破坏,边界不清;周围骨皮质筛孔样或花边样缺损(3)葱皮样骨膜增生,可形成骨膜三角和放射状短骨针(4)早期可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三、影像学表现3.骨干周围型(1)骨皮质外缘碟形破坏(2)肿瘤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向外扩展多,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4.干骺中心型(1)位于干骺端中央(2)斑点状或虫蚀样骨破坏和骨硬化混杂存在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三、影像学表现5.干骺周围型(1)位于干骺端边缘(2)边缘部骨质破坏(3)骨膜增生(4)相邻部位软组织肿块6.扁骨和不规则骨(1)溶骨性破坏或与混合不规则骨硬化 骨尤文肉瘤(Ewingsarcoma)三、影像学表现6.扁骨和不规则骨(2)葱皮样骨膜增生,可形成骨膜三角和放射状短骨针(3)软组织肿块7.CT和MR:肿瘤组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成分复杂和坏死) 尤因瘤 尤因瘤 骨髓瘤(myeloma)一、病理1.起于红骨髓,于髓腔内呈弥漫浸润性和(或)局限性生长,晚期可破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块;2.分型:(1)细胞形态:浆细胞型、网状细胞型、混合型(2)功能(免疫球蛋白):分泌型、非分泌型 骨髓瘤(myeloma)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40岁以上,男多于女2.好发部位:富含红骨髓部位,脊椎、颅骨、肋骨、骨盆、胸骨、股骨和肱骨近段3.多为多发(多骨多灶),单发极为少见3.症状和体征(1)骨骼系统:主要为逐渐加重的疼痛、病理骨折和少见的软组织肿块(2)泌尿系统:急慢性肾能衰竭(骨髓瘤肾) 骨髓瘤(myeloma)二、临床表现(3)神经系统:局部压迫和类淀粉样物沉积所致的多发性神经炎(4)血液系统:反复感染、贫血和紫癜4.实验室检查:血液三少、血沉加快、高蛋白血症、高血钙、Bence-Jones蛋白尿、骨髓穿刺骨髓瘤细胞 骨髓瘤(myeloma)三、影像学表现(一)X线1.骨质疏松:广泛,脊椎和肋骨常有病理骨折2.多骨受累,一骨多灶极少数单骨发病3.骨质破坏A多发而弥散,呈穿凿状、鼠咬状,边界清楚或模糊 骨髓瘤(myeloma)三、影像学表现(一)X线3.骨质破坏B生长缓慢者呈蜂窝状和皂泡状改变,伴膨胀C多见于长骨、肋骨和骨盆D破坏可相互融合 骨髓瘤(myeloma)三、影像学表现(一)X线3.骨质硬化:少见(1)单纯硬化和(或)破坏与硬化并存(2)破坏区周围硬化缘(3)破坏区周围放射状骨针(4)松质骨弥漫性多发骨硬化(5)肿瘤治疗后亦可见骨硬化4.软组织肿块:多局限于骨破坏区周围 骨髓瘤(myeloma)三、影像学表现(一)X线5.正常表现:10%(二)CT常见小圆形、类圆形伴硬化边的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三)MR1.对病变检出和范围确定敏感性高 骨髓瘤(myeloma)三、影像学表现(三)MR2.病变弥漫、多发、散在、分布均匀或部分融合成片3.T1WI低信号,弥漫、多发、散在、分布均匀的低信号区,分布于高信号的骨髓内形成特征性的“椒盐征”4.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病灶高信号更明显 骨髓瘤(椒盐征) (弥漫浸润型)骨髓瘤 骨髓瘤(弥漫灶性2) 骨转移瘤一、病理1.转移途径(1)直接侵犯;(2)血性转移2.瘤组织呈灰白色,长伴有出血和坏死3.镜下与原发瘤相同二、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中老年人,以51-60岁最多见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2.好发部位:富含红骨髓的部位,脊椎、颅骨、肋骨、骨盆、胸骨、股骨和肱骨近段3.常见原发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鼻烟癌4.症状和体征:主要为逐渐加重的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加重。偶有肿块、病理骨折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1)成骨性转移:AKP增高、血钙磷正常或偏低(2)溶骨性转移:血钙磷可增高(3)前列腺癌转移:酸性磷酸酶增高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一)X线1.单骨或多骨受累2.分型:溶骨型、成骨型(反应性)和混合型3.溶骨型(1)长骨:多位于近侧骨端和骨干;松质骨内多发或单发斑片状骨质破坏,并可融合成大块骨质缺损,骨皮质亦破坏;常有病理骨折;多无骨膜增生和明显软组织肿块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一)X线3.溶骨型(2)扁骨:斑点状、虫蚀样或大块状骨质破坏;多伴有软组织肿块(3)脊椎:多脊椎受累;椎体广泛性破坏;椎体多不同程度变扁;椎弓根多受累破坏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一)X线4.成骨型:少见,多为前列腺癌A常为松质骨内多发的斑片状、结节状致密影,边界清楚或与正常骨质相移行,并可相互融合累及骨体大部或全部B一般无病理骨折,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5.混合型:兼有溶骨型和成骨型的表现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二)CT(1)溶骨性破坏或圆形、类圆形破坏伴轻度模糊硬化边和不完整的轻度膨胀性骨壳(2)松质骨内多发的斑片状或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灶 骨转移瘤二、临床表现(三)MR1.对病变检出和范围确定敏感性高2.骨质内多发圆形、卵圆形或大片状异常信号,T1WI多为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病灶高信号更明显 结肠癌 乳腺癌转移 脊椎转移瘤 脊椎转移瘤2 前列腺癌脊椎转移(成骨型) CTT1WIT2WITWIFATSAT软组织肿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