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

ID:39174971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6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_第1页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_第2页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_第3页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_第4页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以街头汉语文字使用的不规范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法则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在当今不同语言文化存在冲突的大环境中,如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列举宁晋当地街头的种种不规范现象入手,描述、归纳和总结了当地街头汉语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表现形式,并对不同形式的不规范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述了这些不规范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消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范社会用字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广告牌匾规范用字起到一定的作用。关键词:社会用字;广告牌匾;不

2、规范用字;原因;建议前言 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施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社会用字的重要方面之一,广告牌匾用字的不规范现象常有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非常迅猛,连续20年高速增长,广告市场营业额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这个发展速度已被公认为世界之最。2007年广告市场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达到1078.68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92%,在世界上列第四位。广告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引导消费、

3、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种媒介的广告产品丰富多彩,制作水平和艺术水准也都大大提高,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事物,也是公众比较关注的事物。中国的广告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不断创新,是语言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有些甚至成为同时期的流行语,对丰富我国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应用手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广告业的飞速发展,在语言文字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明显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其他相关规章。一、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表现形式(一)使用谐音字在县城的集市街道的各店的门牌匾

4、上好多地方都使用了谐音字,如以销售各种服装的服装店的门牌匾上标注着“衣衣不舍”、“衣见钟情”、“衣往情深”、“衣心衣意”等,其中的“衣”与“依”或“一”谐音,让人们以看就知道是卖服装的,方便了顾客;布匹门店的牌匾标注“布布为赢”、“一布到位”等,其中的“布”与“步”、“赢”与“营”谐音,既能吸引顾客又有品位;装饰品门店的牌匾标注“饰情画意”、“女人饰界”等,其中的“饰”与“诗”、“世”谐音,这样的广告语抓住了人们的心理,能够留住更多的顾客;饮食服务场所牌匾标注“食全食美”、“美食美刻”等,其中的“食”与“十”、“时

5、”,“美”与“每”谐音。二环与永安街的路口有一家美发店,店名叫“顶剪”。一位顾客这样理解这个店名:“顶剪”是“顶尖”的谐音,意为“技术一流”;“剪”是“剪刀”,代表了美发行业;“顶”又可理解为“头顶”,表明服务对象是“头发”―――二个字的店名表达了三重意思。一些店铺的名字十分出彩,起到了招揽顾客进门的作用。一家专卖大尺码服装的店叫“胖子没烦恼”,店名把市场定位、效果表达得清清楚楚;有家男子内裤专卖店,名叫“内酷坊”,“内酷”为“内裤”的谐音,“酷”意为“时尚”。西凤街有家服装店,名叫“穿帮”,意为“帮你穿衣”,替你

6、打扮,店主是三位女青年,都擅长服装搭配。“穿帮”的另一个意思是“露馅”的意思,贬义褒用,哪料反响很好,不少顾客就是冲着这个店名进门的。(二)使用繁体字、简体字或异体字在当地的餐饮行业中各大酒店、餐馆、小吃等有部分的使用了繁体字,如“巴國圣世大酒店”、“小天鵝酒館”、“大胖饭館”,其中的“國”、“鵝”、“館”属于繁体字;在北外环的东北角有一处大的停车场和一家小卖部,但是广告牌子写的是“仃车场”、“小卖卩”,其中的“仃”、“卩”属于已被废止的简体字;“西城賔舘”、“灯具縂滙”,其中的“賔舘”、“縂”属于异体字,“滙”是

7、繁体字。(三)使用错别字有很多的小门市或流动的小吃车用字也不规范,如销售日杂百货的门市的牌匾上写着“日杂另售”,买“鸡蛋灌饼”的小吃车写着“鸡旦灌饼”等,其中的“另”、“旦”属于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是“日杂零售”、“鸡蛋灌饼”。还有修理摩托车的牌匾上写着“么托修理”,买家具的门市挂着“家俱店”,文具店里的“兰球”等属于理解错误而导致的书写错误,“免弗送货”“酒5元一并”属于随意造字、随意增减笔画。(四)随意篡改成语此类现象中的典型广告案例如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等。篡改成语主要也是使用谐音字替代的手法。这是公众关注最

8、多也是争议最大的广告语言文字使用现象。有关法规中已经作了规定,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中也常常以违法处理,但这种方式在中国的广告中非常流行,不断在出现,尤其是遇上各种节日搞促销活动时,如“新年购车‘礼’油多多”、“预存话费油你拿回家”,销售冰箱冰柜的“制冷鲜锋”、销售装修涂料的“好色之涂”、专业治疗痔疮的“有痔无恐”、治疗胃病的药“无胃不治”、卖蚊香的“默默无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