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56438
大小:48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5
《《跟骨骨折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跟骨骨折的护理跟骨的解剖概要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以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点之一。跟骨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跟骨后部隆突为跟骨结节,其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叫载距突,它与距骨颈接触,支撑距骨头并承担体重。跟骨结节与第1跖骨头和第5跖骨头形成足的3点负重,并形成足弓。跟骨骨折的定义跟骨骨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骨压缩或劈开。凡自高处坠下引起脊柱骨折时,应常规检查有无跟骨骨折。跟骨骨折的定义X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
2、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变。跟骨骨折的类型及病因(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2)、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1/3,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3)、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膏固定4
3、~6周。(4)、跟骨前端骨折较少见。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应拍X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4~6周即可。(5)、跟骨骨折的病因包括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制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骨折线为斜行。X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距关节面。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跟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椅状。护理评估1、局部情况足跟是否疼痛、肿胀及瘀斑,有无足内、外翻功能障碍,足底是否扁平、增宽。2、全身情况高处坠下病
4、人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头痛,耳、鼻流液,熊猫眼等颅底骨折征象;有无背部疼痛及双下肢活动、感觉及大小便障碍等脊柱骨折征象,从而判断有无合并伤。3、既往健康状况。4、X线检查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功能锻炼。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融合术;跟骨体截骨矫形外侧增宽部分修整术。常见护理问题1、有合并颅底骨折的可能。2、有合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可能。3、潜在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高处坠落的病人常常存在恐惧的心理,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心理。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和治疗方法,并
5、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2、饮食护理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的食物。3、体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4、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1)颅底骨折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性呕吐,有无耳鼻液漏,熊猫眼等征象。出现脑脊液漏时的处理:A避免用力咳嗽。B不可局部冲洗、阻塞外耳道和鼻腔;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流出的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C抬高头部。(2)脊柱骨折有无双下肢感觉、活动异常,大小便有无障碍。5、功能锻炼抬高患肢,24小时后开始主动活动踝关节。术后护理
6、1、体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2、功能锻炼锻炼方法同术前护理,以预防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出院指导1、锻炼功能鼓励病人坚持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可负重锻炼。2、心理与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以促使骨折愈合。3、定期摄片复查。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