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

ID:39111319

大小:29.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5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考案11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8·山东青岛调研)《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解析] 《论语》记述的孔子的言论,其实是体现对鬼神敬而远之,先事人事,老子坚持是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处于

2、相同的时代背景,故B项错误;老子是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老子的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推崇仁礼与君权神授无关,故D项错误。2.(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B )A.诸侯争霸力图实现全国统一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实现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的霸主地位而非全国统一,故A项错误;为适应战国时期诸侯间争霸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纵横家纷纷鼓吹“外事,大可以王,小可

3、以安”,故B项正确;引发战争不断的是各国间实力对比的消长以及诉求的变化而非政治改革运动,故C项错误;“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3.(2019·湖南永州一模)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C )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C.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解析]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能

4、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的仁义之路?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认为应该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故C项正确;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强调的是个人修养,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无法体现“治国之道”,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排除D项。4.(2018·河南安阳一模)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C.儒家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D.

5、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解析] 据材料“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地方豪强割据一方,敢于对抗中央,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的,而非东汉末年,且“君权神授”不等于“忠君思想”,故B项错误;随着董仲舒新儒学地位的确立,经过数百年发展,三纲五常尤其是其忠君思想在东汉被进一步强化,故东汉末年虽天下大乱,割据势力及权臣大都不敢公然称帝,故C项正确;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入世,关注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与权臣豪强不敢称帝的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5.(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汉武帝)建元元年

6、,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 B )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解析] 根据材料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可推知当时确实实行了推荐人才的政策,但是不能据此判断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察举制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不是建元元年,故A项错误;分析题目材料,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说明当时举荐上来的人里面有法家和纵横家,说他们乱国政,意味着政

7、府实际上不赞成这些思想,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确立了主流思想的地位,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故B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但并没有废除禁绝其他思想,另外汉初崇尚“黄老思想”,道家、儒家都属于诸子百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武帝时加强思想控制的内容,并没有涉及有为和无为的内容,故D项错误。6.(2019·安徽A10联盟)广东三饶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庙内文物信息如下表。这体现出( A )画像“忠义图”,肖像是“桃园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