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味的现代肆虐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

ID:39088575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_第1页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_第2页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_第3页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_第4页
资源描述:

《功利味的现代肆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onglidexiandaisinue功利味的现代肆虐[摘要]“功”和“利”本是两个很好的词,而从他们结合之日开始,便慢慢趋于贬义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来到现代社会,他的贬义意味更重了。这是一种社会文化趋势的凸显,也是大众心理的一种体现。如今社会处处充斥功利,而且已经慢慢侵蚀了原本安静的校园,从讲台下的举目而望学子,到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都被功利给深深征服了。本文只想从几个实例展现一下功利在校园的肆虐。[关键词]功利功利主义弃考教授走穴功利一词古就有之,而且也多含贬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功利”有两个解释:①功名利禄,多含贬义。例: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

2、地》②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与道义相对,含有贬义。例:隆势诈,尚功利。——《荀子·议兵》而西方亦有功利主义一词,不过西方的“功利”更具理性色彩。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就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西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学中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米尔提出。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

3、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4Gonglidexiandaisinue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

4、准。再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现今社会吧,万人弃考,教授走穴,教师从商……万事都和钱和利挂上了钩。当然上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很抱歉我这个地方用“出路”这个词,但也只能用这个词了,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文化积淀,也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浮躁成什么样子。就如美国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美国认为他们的英雄是企业家,运动冠军,他们的学校应该创造为他们带来金钱和荣耀的人们,而不是去追求什么文化,而真正让美国深厚起来是那些埋在一所所古旧大学古旧教室里的厚重的文化。不过也无怪乎万人弃考,毕竟咱中国的大学,没有那么多古旧的校园和古旧的教室,有的只有现代化的科技楼,实验楼,还有美丽的图书馆。社会被功利淹没,也必然把我

5、们的大学吞噬。那万人弃考也就成了功利的必然结果。万物周而复始,当人们看穿了生活的循环游戏,机智的人们便“机智”的跳过某些环节。上学是为了什么?——为了以后挣钱。我现在就可以挣钱!——那我可以把大学跳过。这是“机智”人的机智逻辑。我们的大好青年开始从校门口转过头,一批批走进工厂的铁门,不用动脑,只需手脚。然后运出一批批的产品,换回一沓沓的钞票。按功利主义者来说,人们得到了“最大幸福”。在这背后,我们失掉的东西也许是那一沓沓的钞票永远换不回的,没有诺贝尔奖,足球永远踢不出国门,这也许和万人弃考挨不着边,可谁又能确定地说他们真的挨不着边呢!回归理性,有些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放弃高考

6、转而踏上社会,摒弃除了上大学别无他路的想法,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可以选择去学习其他技能,通过很多方法充实自己,但都逃不开一点,要继续读书,书本上的知识也罢、社会这本大书也行,继续深造学习才是让自己更强大的办法。而我们的强大是哪方面?希望不只是空有一身蛮力的四肢发达吧!其实也真不能怪我们的学子们,因为我们的大学让他们失望,我们的教授让他们失望。过去有“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不过如今这种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Gonglidexiandaisinue我们的教授已经得到了市场经济的充分熏陶,这个社会里不存在教授只存在商人,而教授就是大学里的商人,他们靠在市场经济前的古旧的

7、教室里学的知识,在市场经济下大加兜售,他们是学家,他们亦是商人,他们是“走穴”一族。对于一位知名经济学家、法律专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一堂课下来,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就会哗哗地流进腰包。他们张口闭嘴之间,一字一珠玑,一句一钞票。与其说是在讲课,还不如说是在点钞。我们来看看其中很普通的一位吧。陈教授某名牌大学的一位研究经济学的,1998年他们一家三口住在海淀区、学校分给他们的两室一厅的楼里,妻子在一家报社上班,家庭条件属于一般的那种。当时,这位教授在经济界尚不成器,刚露尖尖角。19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