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

ID:39081381

大小:51.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4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_第1页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_第2页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_第3页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_第4页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欣赏《梦幻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甜美的梦幻欣赏——《梦幻曲》设计者:徐汇区汇师小学张莉珉【设计思路】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梦幻曲》。这首《梦幻曲》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作品中的第七首,演奏形式为大提琴独奏,乐曲主体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浪漫的幻想色彩,旋律跌宕起伏,委婉流畅,使人轻盈缥缈的进入了梦幻世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甜美的梦幻”,欣赏曲《梦幻曲》所描写的意境也是具有浓郁浪漫的梦幻色彩,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借助“梦幻”色彩意境展开,通过学习主题诗《甜美的梦幻》引出主教材《梦幻曲》的一系列欣赏活动。首先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作

2、为导入。然后进行整体听赏乐曲,想象作曲家通过音乐所要表达的梦想;教师又在乐曲声中声情并茂介绍了作曲家舒曼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了作品背景;而后在欣赏乐曲主题片段时,进一步理解大提琴的特点,听辨熟悉了主题;又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学唱主题、在乐曲伴奏下再次朗读主题诗。最后,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设计情景表演,在情景创编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想象画,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与向往。【教学内容】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2、拓展活动:《梦幻曲》情景表演【教学目标】1、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感受乐曲抒情的情绪和浪漫的幻想色彩,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憧憬美好的未来。2、在欣赏大提琴独

3、奏曲《梦幻曲》中,进一步了解“大提琴”的音色及表现形式、听辩乐曲主题,并能为乐曲设计情景表演。3、学生在听、读、演、创等活动中欣赏、在活动中,理解乐曲的形象、主题。【教学重点难点】1、在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中,进一步了解“大提琴”的音色及表现形式、听辩乐曲主题,并能为乐曲设计情景表演。2、在了解音乐主题基础上,学生联系自己学习生活设计进行演景情表。【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头饰等小道具【教学过程】一、主题诗1、教师在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主题诗师生共同理解主题诗的内容2、师生朗读主题诗说明通过朗读主题诗,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突出主题,身临其境,为后面欣赏

4、打下伏笔。二、欣赏乐曲《梦幻曲》(一)、导入部分:1、回忆自己向往的梦境2、讲述自己美好的梦境,伟大的理想说明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引发欣赏的兴趣,为听赏打下伏笔。(二)听赏部分:1、初听:学生精心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意境2、想象作曲家通过音乐所要表达的梦想3、介绍作曲家舒曼生平及乐曲背景(音乐伴奏声中)4、再次欣赏乐曲的主题片段,说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回忆小提琴的音色,比较乐曲音色的特点说明A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当场的演奏让学生了解、分辨,做到视、听、讲相结合。B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和音带相结合来了解。5、随乐曲听辨主题6、在教师钢琴

5、伴奏下学唱主题7、在乐曲伴奏下再次朗读主题诗说明通过听、唱、读多种方法中感知乐曲风格、辨别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三)拓展活动1.分组为《梦幻曲》设计情景表演,在情景创编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想象画,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与向往。2、分组交流展示创编成果3、评价说明: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理解乐曲的主题及情景,拓展视野,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能力,憧憬美好的未来。四、课堂小结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舒曼的作品在课内进行交流【教学流程图】学习主题诗听赏过程情景表演导入初听听主题复听主题分组创编表演展示理解情绪主题诗欣赏:《梦幻曲》拓展学习了解乐器特点哼唱主题创设情境【

6、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教材为欣赏——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教师主要通过“梦幻”展开教学与主题不谋而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中、兴趣中进行乐曲欣赏。如: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梦想作为导入;在乐曲声中教师声情并茂介绍了作曲家舒曼的生平;通过多媒体的视听结合来进一步认知大提琴的特点及音乐表现形式;又设计了配乐诗朗诵、演唱主题来感知主题、辨别主题、巩固主题;最后开展拓展活动,进一步表现了对乐曲的情景的理解。其实欣赏时特别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赏的乐趣,同时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会感知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辨别主题等等,教师将认知都巧妙的融入了

7、活动中。但也要培养学生精心聆听音乐的习惯,学会在聆听中辨别主题、音乐风格。这堂课结束时,教师布置了回家作业收集一些舒曼的作品,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可以鼓励学生将收集的一些舒曼的作品不仅可以介绍给同学,也可以介绍给家人,共同学习,提高艺术修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