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29053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4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学案广西桂平市第二中学邱剑龙一、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括号等)的基础上,进而引出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本节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学生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和不等式、分式方程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准确、熟练的解这种类型的方程。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并按要求书写解答过程。(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
2、反思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②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准确的"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1)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的符号问题。(2)学生克服漏乘现象。四、教法与学法分析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移项,去括号等知识。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根据学生认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尝试练习等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1、创设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环境.2、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总结方法,而不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3、授课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尝试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五、教学流程图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分组训练巩固应用探究学习理解应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4、回顾旧知承前启后反馈调控评价激励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六、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旧知,承前启后1、什么是方程?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3、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哪几个步骤?4、解方程3x-7(x-1)=3-2(x+3)1、老师提问2、解含有括号的方程,比一比,看谁做得快?回答(意图: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方程3x-7(x-1)=3-2(x+3)与方程1、两条方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2、能尝试解这个含有分母的方程吗?观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发现见解,相互点评,达到共识。(意图: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
5、学习过程中体会“取长补短”的涵义,以求在共同学习中得到进步,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三)探究学习,理解应用1、解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__2、解方程,去分母化简后得()(A)1-x-3=3x(B)6-x-3=3x(C)6-x+3=3x(D)1-x+3=3x1、引导学生去分母解方程,交给学生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2、通过对错例的辨析,加深学生对"去分母"的认识,避免解方程时出现类似错误。观察讨论回答问题共同探讨分类总结(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四)分组训练,巩固应用解下列方程:(1)(2)(3)1、教师
6、就学生练习分别给以指导,强调重点,纠正错误点;2、及时表扬鼓励;3、强调书写格式。认真完成,适时加以讨论。(意图:及时给予分层强化训练,强调重点、纠正错误点、紧扣关键点。)(五)分组讨论,归纳总结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的具体做法、依据、注意事项。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讨论探究后回答相应问题,并简述理由。(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巩固学生对去分母的透彻理解。对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六)反馈调控,评价激励1、课堂小结(以问答形式,让学生参与小结,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明确学习目标的效果)。2、作业布置:解方程问题: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
7、、你有什么收获?认真完成,适时加以讨论。(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板书设计课题多媒体演示区活动1活动2小结区活动3学生演练区教学设计说明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洪流中,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适合观察、探索、发现知识的情境,以知识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它们所掌握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融会贯通,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逻辑思维能力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一、设计理念1、本节课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