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93190
大小:30.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3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讲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明朝徐灵胎散曲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蒲松龄宋真宗《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朝有人说,中了状元,即使“将兵数十万,恢
2、复幽蓟,凯歌劳还,献俘太庙,其荣亦不可及”。谢觉哉《科举与选举》“奴隶主统治大群奴隶,必须训练一批奴隶总管,奴隶总管的资格,便是对奴隶主恭顺无所不至,对奴隶们却又能大摆其臭架子。这便是科举主义的真髓!”科举制度下,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的目的就是特权!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科举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经过这种制度的长期训练,中国人心中已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
3、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古代的“最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拔人才的制度曾经有过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虽然这几种方法也能产生杰出的人才,但是,世卿世禄制难免会使纨绔子弟凭借祖宗功劳登上高位,察举制选拔人才全看个人好恶,九品中正制依托世家大族,不用说庶人,就是普通地主也不见得能走进政权中心。人为的成分太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选拔标准,即使有杰出的人才,也只能看作偶然。科举制产生以后,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向全社会都开放的选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明确的,考试的形式是固定的,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智力和文化水平的博弈,由此
4、而考中的人,自然也应该是最杰出的人才。从1300年科举考试的效果看,这个目的基本上算是达到了。有人统计过,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共行725科,产生进士98749人,举人的数字无法统计,但按比例计算应该有上百万人,这构成了千年中国封建社会文官队伍的基石。而且这里面,既有如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也有王维、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学家;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家;袁崇焕、左宗棠这样的军事家;甚至还有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著名进士还有禁烟大臣林则徐、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魏源,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王维王安石张居正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
5、若日月。”他这番话也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封建统治者从科举考试一开始,就没有把它仅仅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而是有更深远的目的。在古代“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士”被称为“秀民”,居四民之首,他们对一家一姓王朝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王朝的兴衰存亡。所以,封建王朝举行科举考试,并通过科举给予士人功名利禄,是其标榜正统、笼络士人的重要手段。唐太宗看着举人赶考,曾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宋朝章如愚说:“豪杰特起,而一天下之难也,故以科举销天下英雄气。”满清入关初,反清复明的斗争全国各地都有,有人就建议说,开科举,使读书人
6、有了进身之路,造反的人就少了。果然,一开科举,立即出现了“一队夷齐下首阳”的景象,局面开始稳定。康熙皇帝的科举考试,因舞弊案全国沸腾,有人说,人们如此关注科举,正体现国家根基已稳。延续文化根脉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惟一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原因非常多,地域封闭,周边文化比较落后等等,但科举考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汉朝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高居于百家之上。科举考试以儒家学说为依据,即使异族入主,这一内容1300年也从未改变,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四书》、《五经》等典籍也一代代传承下来,经典里“仁爱”、“亲民”、“重义轻利”、“知学好礼”等也成为一代代读书人共同遵守的信条。在科举考
7、试下的读书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学术思想的演变等也与他们的活动密不可分。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科举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挡路石当西方传教士带着西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时候,只有徐光启等几个寥寥可数的人能够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做了一些传译介绍的工作,大多数的士人不是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