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的认识写数

11-20的认识写数

ID:38986132

大小:12.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11-20的认识写数_第1页
11-20的认识写数_第2页
11-20的认识写数_第3页
11-20的认识写数_第4页
11-20的认识写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11-20的认识写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写数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课本第56页~第68页,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将认数范围从10以内扩大到20以内,10以内的数及认数的方法都将成为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20以内的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从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

2、十位”“个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3.能认、读、写11〜20各数,会用11〜20表示物体的个数与顺序。  4.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20以内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教具导入、等。  谈话法: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指名答,回答得好的给予鼓励或表扬。从这节课起我们来学习较大一些的数。板书课题:“认识11~20各数”  教具导入法: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

3、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设计意图】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题1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两根两根地数、5根5根地数、把10根放在一起数等”多种摆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  生回答。  师:对,把铅笔数10支

4、捆起来,1捆就是10支,这样好数多了。  师:一捆就是一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比如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11~19各数。  2、教学例题2.  摆一摆、拨一拨、读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师出示1捆加5根,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师出示1捆加7根,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学生操作后,朗读数字两边。  师介绍:在计数器上不管是1个十还是1个一,都用1颗算珠表示。左边的算珠表示1个十,右边的算珠表示1个一。  

5、师出示2捆,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师小结: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不同的数值。  3、教学例题3.写11~20各数字。  (1)让学生自由读出11~20各数。(读数时,只要求学生口头读,不要求用汉字写出来。)  (2)教师在田字格中作书写示范,重点突出每一个数中各个数字的书写位置。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3)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教师不必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

6、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回答,再总结得出:会算10加几的算式,知道10加几得十几;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来进行数的比较。教师:祝贺大家有这么多的收获!这节课学会了10加几的加法,20以内的其他加法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