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7761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2
《14.1.3 积的乘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1.3积的乘方张湾二中卜鹏程一、内容和内容分析1.内容积的乘方。2.内容解析积的乘方是幂的一种运算性质,在整式乘法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整式的乘法中,多项式的乘法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要转化为幂的运算,而幂的运算又以同底数幂、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为基础。积的乘方将幂的运算转化为幂的乘法运算,其中底数ab可以是具体的数、单项式、多项式、分式乃至任何代数式。积的乘方是类比数的乘方来学习的,首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抽象出积的乘方的法则,进而通过推理加以推导,这一过程蕴含数式通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二、
2、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⑴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性质,会用这一性质进行积的乘方运算.⑵体会数式通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⑴的标志是:学生能根据乘方的意义推导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会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这一运算性质,会用运算性质进行积的乘方运算。达成目标⑵的标志是:学生在发现和推导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具体例子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能体会到数式通性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且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幂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运算
3、。但幂的运算抽象程度高,不易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回顾乘方的意义,从数式通性的角度理解字母表示的幂的意义,进而明确积的乘方的算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理解和推导。四、教学过程设计㈠.回顾与思考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同底数的幂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我们一起来回顾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填空:1.a2+a2=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2.a2·a3=___,依据_____________.3.若am=8,an=3,则am+n=____.4.(a2)3=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5.(m4)2+m5·m3=____,(a3)2
4、·(a2)2=____.㈡.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感受学习积的乘方的必要性问题1:若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cm,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改问: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bcm呢?⑴如何列出算式?⑵这个式子的意义是什么?⑶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生得到:(ab)2;生猜想:(ab)2=a2b2师问:猜想:(ab)n=anbn,引出课题。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明确算理。㈢探索并推导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1.算一算⑴(2×2)2=____;22×32=____;⑵[2×(-2)]3=____;23×(-2)3=____;⑶[(-2)×
5、(-3)]3=___;(-2)3×(-3)3=___;2.填一填⑴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①(ab)2=(ab)·(ab)=(a·a)·(b·b)=a()b()②(ab)3=______=_______=a()b()③(ab)n=______=______=a()b()(n是正整数)⑵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否进行逆运算呢?请验证你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学生探究的经过:⑴①(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义;第②步是用乘法的
6、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②、③题.⑵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积的乘方的结果是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也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幂的乘积.用符号语言叙述是:(ab)n=an·bn(n是正整数)⑶积的乘方性质可以进行逆运算.即:an·bn=(ab)n(n为正整数)分析这个等式:左边是幂的乘积,而且幂指数相同,右边是积的乘方,且指数与左边指数相等。那么可以总结为:同指数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这样可以将幂的乘积转化为底数的乘法运算.㈣巩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1.例题讲解例1计算:(1)(2a)3(2)(-5b)3(3
7、)(xy2)2(4)(-2x3)4解:(1)(2a)3=23·a3=8a3.(2)(-5b)3=(-5)3·b3=-125b3.(3)(xy2)2=x2·(y2)2=x2·y2×2=x2·y4=x2y4.(4)(-2x3)4=(-2)4·(x3)4=16·x3×4=16x12.例2计算:⑴(m)3⑵(-x2y2)3⑶(3×103)2(学生活动时,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及时启发引导,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2.师生归纳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