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65247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2
《刘保和“抓主症”心得点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刘保和“抓主症”心得点滴 中医杂志2007年第48卷第10期 曹丽静: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 刘保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40余载,在临证最擅于“抓主症”。刘老认为,在一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很多症状,只要在这些症状中抓住1~3个主要症状,就可断定这个疾病的证候,从而采取相应的治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主症,并非指患者感觉最为痛苦,最需要解决的症状?而是存在于证候的始终,并决定疾病本质的症状。刘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抓主症”经验。笔者有幸随其左右,获益匪浅,现将所学点滴,记录如下,以飨同道 1.解郁消愁汤 解郁消愁汤为刘保和教授自拟方。
2、方由逍遥散加减而成,药味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陈皮,半夏,香附,酸枣仁,远志,焦三仙,生龙骨,生牡蛎,炙甘草。其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养胃,更加陈皮,半夏,焦三仙运脾消食和胃,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安神定志,香附理气疏肝。诸药配伍,治疗血虚肝郁,木不疏土而致的各种疾病,有肯定的疗效。【临床抓住其主症为:悲愁,纳呆,少寐三症并现。】 例1:李某,女,16岁,2004年5月6日初诊。周身 瘙痒月余,纳呆,眠差,夜作恶梦,时有恐惧感,平素心情郁闷,常感失落,悲观厌世,舌边尖红,脉弦细无力, 辨证为血虚肝郁兼心胆气虚,予解郁
3、消愁汤加味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党参,石菖蒲,远志,焦三仙各10g,酸枣仁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薄荷,炙甘草各6g,7剂。5月13日复诊:痒已减8~9成,偶有心慌,喜静恶动,便干如球。予上方加何首乌10g,7剂。1年后来诊它病,诉服药后痒即愈 例2:胡某,男,29岁,2003年9月15日。初诊患者早泄半年,精神抑郁,纳谷不馨,每日只能勉强进食60g主食,胸闷太息,眠差,每夜只能断续睡眠2~3小时,晨起恶心,刷牙时常呕出黄水,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因具“悲愁,纳呆,少寐”三症,予解郁消愁汤加味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
4、,香附,远志,焦三仙,枳壳各10g,酸枣仁,竹茹各15g,薄荷,青皮,炙甘草各6g,7剂。9月22日复诊:阴茎勃起正常,情绪明显好转,食欲见增,日可食主食250g,睡眠可持续6小时,晨起刷牙仍恶心,上方加生地黄,牡丹皮各10g,7剂。药后,无早泄,恶心除,饮食睡眠正常。停药观察,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以上病例,患者所苦者,为身痒,为早泄,但均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悲愁,纳呆,少寐,而此三症即说明了它们的共同病因为:血虚肝郁。例1血虚肝郁,周身肌肤失于血液的滋润与濡养,即周身瘙痒。例2血虚肝郁,疏泄不利,肝肾同源,进而影响到了肾的封藏及生殖功能而致早泄,故用解郁消愁汤均取得了满意的疗
5、效 2.温经汤 本方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是仲景根据女性冲任虚寒兼瘀血内停的病型特点创立的暖宫祛瘀,养血温通之方。本方多用于女性冲任虚弱,胞宫虚寒,气亏血少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等妇科病。刘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其主症为:【经期小腹凉甚,冬日手足凉,唇口干燥。在临证用药时凡属冲任虚寒,瘀血久滞的多种疾病,见此主症均可应用,并非仅限于妇科病】 例3:王某,女,34岁,2002年5月15日初诊。患者5年前生产后出现面部色素沉着,前额及双颧高突处较明显,逐渐加重,曾涂搽多种膏剂并服中药,均末取得满意疗效。平素唇口干燥起皮,口渴欲饮,冬日手足
6、凉甚,小腹凉,受冷则痛,经期小腹凉尤甚,痛甚伴恶心呕吐,月经周期正常,但量少色暗,偶有血块,舌质暗有瘀斑,脉沉细无力,证属冲仁虚寒,淤血阻滞,予温经汤原方处方:吴茱萸,桂枝,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半夏,党参,阿胶(烊化),生姜各10g,麦冬15g,炙甘草6g,4剂。5月19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恰逢月经来潮,手足心热除,唇口干燥,口渴,小腹凉均减轻,经期未见呕吐,经量亦较平素增多,但色斑末见明显改变,续服上方7剂。5月26日三诊:色斑稍减淡,小腹凉,原方加肉桂3g,以10剂量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每日3次,半年后随访,色斑已除,月经正常。 例4:刘某,女,1
7、9岁,2005年3月21日初诊。患者胃痛时发已2年,近半月发作频繁,且症状较以前加重。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自服西药后不能缓解,现胃脘痛,遇寒食冷加重,伴烧心反酸,唇干起皮,冬日手足凉甚,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经前经期小腹冷痛,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微涩,证属下元虚冷,肝气上逆,胃失和降,予温经汤加味。处方:吴茱萸、桂枝、川芎,当归,白芍,牡丹皮,半夏,党参,阿胶(烊化),生姜各1Og;乌贼骨,煅瓦楞,麦冬各15g;炙甘草6g,4剂。3月6日复诊:胃痛缓解,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