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ID:38950898

大小:178.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2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_第1页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_第2页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_第3页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_第4页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7.5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的对象是颗粒间的孔隙水,浓缩的目的是在于缩小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污泥处理。常用污泥浓缩池分为竖流浓缩池和辐流浓缩池2种。剩余污泥含水率高,需要进行浓缩处理。设计中一般采用浓缩池处理剩余活性污泥。浓缩前污泥含水率9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本设计作者选用竖流式浓缩池。进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0.00164m3/s,采用1个浓缩池,则浓缩池流量为:m3/s。(1)中心进泥管面积(m2)式中——中心进泥管流速(m/s),一般采用≤0.03(m/s),本设计取0.02(m/s)(m)取(m)浓缩池的进泥管采用DN

2、150mm管道,管内流速为(m/s)(2)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取0.06(m)式中——污泥从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间缝隙流出的速度,一般采用0.02~0.03(m/s)——喇叭口直径,一般采用(m)(3)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m3/s)式中——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7%(4)浓缩池水流部分面积(m2)式中——污水在浓缩池内上升流速,一般(m/s),本设计中取0.00005(m/s)(5)浓缩池直径(m)设计中取5.4(m)(6)有效水深(m)式中——浓缩时间,一般采用10~1

3、6(h),设计中取12(h)(7)浓缩后剩余污泥量(m3/s)(m3/d)(8)浓缩池污泥斗容积采用重力排泥方式,污泥斗设在浓缩池的底部,则污泥斗高为(m)取3.5(m)式中——污泥斗倾角,圆型池体污泥斗倾角≥55°,本设计取55°——浓缩池半径,(m)——污泥斗底部半径,本设计取0.5(m)则污泥斗容积为(m3),取(m3)(9)污泥在污泥斗中停留的时间(h)(10)浓缩池总高度(m)取(m)式中——超高,本设计取(m)——缓冲层高度,本设计取(m)(11)溢流堰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出水槽流量(m3/

4、s)设出水槽宽(m),水深(m),则水流速为(m/s)。溢流堰周长(m)其中——浓缩池直径,(m)——出水槽宽,(m)溢流堰采用双侧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堰顶宽m,深m,每格沉淀池有88个三角堰。三角堰流量为(m3/s)则三角堰堰水深为(m)三角堰后自由跌落0.10(m),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0.1077(m)。(12)溢流管溢流水量——(m3/s)设溢流管管径——DN150(mm)管内流速——v=(m/s)(13)排泥管浓缩后剩余污泥量(m3/s),泥量很小,采用间歇排泥方式,污泥斗容积为29.43m3,污泥管道选用DN150mm,每次

5、排泥0.5h,每日排泥2次,间隔时间为12h。竖流浓缩池计算简图见图6。图6竖流浓缩池计算简图4.7.6污泥消化池污泥消化分为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两种方式。厌氧消化是传统的消化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贮存在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以及部分生物体转化为甲烷,从而达到污泥稳定;好氧消化则是通过供氧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泥进行稳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本设计选用厌氧消化。①消化池有效容积VV===950.4(m3)式中Q——污泥量,剩余污泥量经浓缩后为47.52(m3/d)——污泥投配率,取5%采用2座消化池,则单池容积VO=V/

6、2=475.2(m3)②消化池尺寸[25]本设计采用圆柱形消化池。柱体部分直径取D为10m,集气罩直径d1取4m,池低下锥底直径d2采用4m。集气罩高度h1取1.5m,上锥体高度h2取2m,消化池柱体高度h3取5m(

7、=h4[()2+×+()2]=×3.14×2×(52+5×2+22)=81.64(m3)则消化池有效容积V0=V3+V4=392.5+81.64=474.14(m3)④消化池表面积集气罩表面积F1=+=×42+3.14×4×1.5=12.56+18.84=31.4(m2)池顶表面积F2=+D)=×(4×22+10)=20.41(m2)则池盖总表面积F=F1+F2=51.81(m2)消化池全部在地面以上,则池壁表面积F3=3.14Dh3=3.14×10×5=157(m2)池底表面积F5=L()其中L===3.61(m)则F5=3.14×3.

8、61×(5+2)=79.35(m2)4.7.7污泥脱水从污泥消化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约95%左右,体积很大。因此,为了便于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作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降至60%~80%,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