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

ID:38950449

大小:321.82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22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_第1页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_第2页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_第3页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_第4页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温病学学派学说一、四时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与著作学术贡献与辨治温病的思路1、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清初苏州人。被称为“温热大师”。其《温热论》被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热论》的主要学术贡献(1)创立了辨卫气营血论治体系(2)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3)划分了温病的类别:温热类、湿热类(4)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舌诊、验齿、辨斑疹白pei(5)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关于脾瘅再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

2、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温热论》第22条,70页)邵新甫按邵新甫按:口甘一证,《内经》谓之脾瘅,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倘以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内经》设一兰草汤,其味辛,足以散结;其气清,足以化浊,除陈解郁,利水和营,为奇方之祖也。(《指南》)脾瘅第2法某,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

3、腻滞可投。口甘一证《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川连、淡黄芩、人参、枳实、淡干姜、生白芍(《指南·脾瘅》297页)。华岫云按《临证指南医案·脾瘅》华岫云按云:“脾瘅证,《经》言因数食干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故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陈气者,即甘肥酿成陈腐之气也。夫兰草即为佩兰,俗名为省头草。……今二案中,虽未曾用,然用人参以助正气,余用苦辛寒以开气泄热,枳实以理气滞,亦祖兰之意,即所谓除陈气也。”关于酒毒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急加黄连清之)。葛花解酲汤葛花、白蔻、缩砂仁、干生姜、神曲、

4、泽泻、白术、猪苓、白茯苓、橘皮、青皮、人参、木香(《内外伤辨惑论·酒客病》)论白苔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温热论》第19条,68页)论绛舌之一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

5、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温热论》第15条,66页)2、薛生白——《湿热病篇》薛生白,名雪,字生白,号一瓢,晚年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道人。著《湿热病篇》等。《湿热病篇》的主要学术贡献(1)阐明了湿热病因病机的特殊性。(2)明辨湿热病与伤寒、温热之异。(3)条分缕析的阐述了湿热病的证治。(4)创立了一系列论治湿热的方证。黄连苏叶汤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6、湿热病篇》17条,114页)王某某,女,49岁。2005年11月1日初诊。患者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已经接受透析治疗,同时用西药常规治疗,病情尚稳定。但近一个月以来频繁呕吐,饮食难进,食入则吐,因此,希望中医解决呕吐问题。但就诊中医多从脾肾两虚考虑,用补脾肾、利尿、和胃等法,呕吐依然。经人介绍,患者来国医堂就诊,诊时见其烦躁不安,两目怒气冲冲,舌红赤,苔薄黄偏腻,脉弦大滑数而劲,胃脘痞满,无食欲,恶心欲吐。脉舌证一派实象,毫无虚证,肝火冲逆犯胃显然,用黄连苏叶汤合小半夏汤为法,处方:苏叶8克、黄连8克、清半夏10克、生姜6克。6付。1付呕

7、吐减,6付呕吐止,能够进食。但食欲不佳,上方加枳实10克、竹茹15克泄肝安胃以善后。马某某,女,22岁,北京某大学学生。2005年5月10日初诊。素有胃脘痞满不舒,无食欲,晨起恶心,刷牙时恶心欲吐。最近在校外小餐馆吃饭后,频频呕吐,不能进食。急诊去西医医院治疗,呕吐缓解,但仍然呕吐恶心,不想吃饭,进食则吐。诊脉弦滑略数,舌红苔黄略腻。辨为肝郁化火,夹胃中湿热冲逆之黄连苏叶汤证。处方:黄连8克、苏叶10克,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少量频频服入。3付。一剂吐止,3剂后再未呕吐。四汁四香汤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

8、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湿热病篇》15条,113页)变通薛氏四汁四香汤组成为:生地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玉竹10克、郁金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