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

ID:38917067

大小: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1.黄土高原的形成视频;关

2、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2.黄土高原课件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四.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五.教学实施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

3、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

4、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投放视频:黄土高原概况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视频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

5、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       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

6、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学生:从教材P6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

7、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

8、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