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ID:38889251

大小:53.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0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_第1页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_第2页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_第3页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_第4页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教学设计成都市第四十四中学校李茵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证明》,对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基本掌握,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由于我所教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特定的条件下对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问题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晰,所以希望通过这节课的讲授,能够使学生对此类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掌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分类讨论思想”的意义;理解分类讨论的步骤以及分类讨论法解题必须遵循总的原则;感受“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特殊三角形问题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感知—概括—运用—反思”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类比、归纳、概括、发散以及进行合情推理的能

2、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及学好数学的信心;又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逐步领会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建构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模型。四、教学难点:概括得到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提高练习。五、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板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引入新课)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是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为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是(  )A.80°或50°B.50°

3、C.20°D.80°(二)名言警句(引入课题)数学是自然科学中唯一一门可以天高任鸟飞的学科——不依赖于实验,只依赖于思想——这就是它与艺术和文学的共通之处,也是学习数学的最关键的认识:你什么也没有,只有思想。(三)新课讲授1、分类讨论的定义:当数学问题中的条件、结论不确定时,就应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将问题划分成几个能用不同形式去解决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加以解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2、分类讨论解题的实质:是将整体问题化为部分问题来解决。3、分类讨论的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讨论的方法是逐类进行,还必须要注意综合讨论的结果,以使解题步骤完整

4、。4、小小探索家:如图是一张藏宝图的一部分,据可靠情报,藏宝的地点P在直线a上,且与A、B构成等腰三角形PAB,如何寻宝?BA(四)例题精炼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变式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则其顶角为。(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其顶角为。(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其顶角为。例2: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B.20C.16D.以上答案均不对变式2:(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底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

5、两边长分别为4和5,则它的周长是_____.(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是_____.例3:一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成3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____.解决小小探索家:如图是一张藏宝图的一部分,据可靠情报,藏宝的地点P在直线a上,且与A、B构成等腰三角形PAB,如何寻宝?BABAC50°110°20°思考题: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八、课堂小结九、布置作业:练习册《天府前沿》本章回顾与思考A组必做,B组选做九、拓展训练:1、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将

6、△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2.在△ABC中,∠C=90°,AC=BC=2,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此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CB与点D、点E,图①,②,③是旋转得到的三种图形。(1)观察线段PD和PE之间的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并以图②为例,加以说明;(2)△PBE是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指出所有的情况(即求出△PBE为等腰三角形时CE的长,直接写出结果);若不能请说明

7、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