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ID:3886988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_第1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_第2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_第3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_第4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数学 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数学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巴提玛.阿合米提哈力吉木乃县初级中学2016年9月1.3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2)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2)能够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培养一定的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在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

2、流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难点: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讨论,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尤其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原因是: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而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从未接触过,与小学加法比较,思维强度增大,需有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两个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充分利用数轴,从数形结合的观点加以讲授,并配以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知法则的应用。以求突破这一难点。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在前

3、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不必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运算,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还引入数轴,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在教学中注意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

4、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3.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4.注重使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5.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归纳。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加法法则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和零的加法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引出课题)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再由学生自己找答案。师:下面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讨论: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运动,

5、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①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②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③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3)=+2。探究:还有哪些可能情形?请同学们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4﹚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物体从起

6、点向_运动了_m。写成算式就是:(-5)+(+3)=-2﹙5﹚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_,运动了_m。写成算式就是:(+5)+(-5)=0﹙6﹚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_,运动了_m。写成算式就是:(-5)+(+5)=0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情形?﹙7﹚如果物体第一秒向右运动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写成算式就是:(+5)+0=+5﹙8﹚如果物体第一秒向左运动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_运动了_m。写成算式就是:(-5)+0=-5观察,归纳: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8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

7、加的和。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这8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一理,读一读: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二、应用举例 例1计算:(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来分析,一起来回答)(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