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ID:38855853

大小:43.3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0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_第1页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_第2页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_第3页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_第4页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选编仲亚贵渔父意象文化解析“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殊审美蕴藉的重要意象,文人们不仅在诗作中反复吟咏,甚至在自己的别名雅号中,也大量采用“渔”字,如“七泽渔隐”(宋・任公辅)、“三潭老渔”(清・关键)、“淮海遗渔”(清・胡从中)等。有的还直接取在名字里,如李渔,号笠翁。在仕与隐对立又互补的精神结构中,“渔父”一直是古代士子们颇为青睐的典范形象。“渔父”作为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文化现象,展示着文人难尽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鲜明的价值取向。一、由隐而仕:沽名钓誉、意在王侯  自从孔子提出

2、“学而优则仕”的具有官本位意味的判断价值以后,它便成为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出仕作官成为士人们的正当职业或唯一出路。然而有幸踏上仕途者毕竟有限,那些被挤下去的,以及站在旁边观望的人,便开始另寻其他途径。于是,有人发现,人们有一个舍近求远的习惯心理:距离越近人们越容易忽视他的好;距离远的,即使不了解,也会盲目地认为其好。作为统治者,他看到的多是一心入仕的文人,也就对这种文人的渴求以及他们的才能习以为常了。反而是那些根本不把入仕当回事儿,或故意远离仕途的人,却极大地吸引了统治者的注意。历代也确实有不少人以布衣身份直取卿相。

3、例如殷商时的傅说、三国时的诸葛亮、东晋时的谢安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布衣卿相、一步登天的仕进之途,无疑具有传奇色彩又极具诱惑力。所谓“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岂不快哉!虽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幸运儿寥若晨星,但对中国士文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早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就说过:“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宋人陈景元在为《庄子・徐无鬼》篇作注时说:“后世山林养浩者,有借岩居之高为化路之捷,遂无真隐矣!”可见,“避世垂纶”的渔父也许并不想终生垂钓,“莫道渔人只为鱼”,手中的钓杆莫不是终南捷

4、径的一根拐杖。既然隐逸有可能成为官员,那么就会出现“身在江湖,心系魏阙”的隐士。唐代卢藏用可说是一个典型人物。他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望的隐士,故意选择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作为隐居之所。到中宗朝以高士名得官,并累居要职,人称“随驾隐士”。他曾指着终南山对当时一位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说:“此中大有佳处。”司马承祯道:“以我看来,是一条当官的捷径。”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事实上,有些人隐居的确是为了炒名声、捞资本。像卢藏用,他曾考取过进士,但考取后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于是他干脆以退为进,隐居起来,获得清高的名声,受到皇帝召见,再重

5、新为官,却青云直上,累居要职。这些成功者为部分士人建立了一个范式,为一些失意或者充满幻想的士人提供了一种可望而实际上难以企及的期待。于是有些自负甚高的士人,开始谋求以隐出仕。  那么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有大量文人选择在水边以做渔父的方式来隐逸呢?这大概就要追溯到渔隐的始祖姜太公姜子牙了。姜子牙三千六百五十日,一蓑衣,一斗笠,持一直钩,却不设饵,离水三尺,日日垂钓。后果然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助武王兴兵伐纣,终成兴周大业。很显然,姜太公钓鱼是假,求明主才是真。钓鱼实际是一种等待。其所钓者,钓的就是“机会”或者

6、“机缘”。他本人也成为乘时而起,择木而栖的智者的化身,而直钩垂钓也成为众多隐逸之士企羡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故而张志和明确指出:“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白居易更加坦率,他学做渔父,却是“钓人不钓鱼”。这样临水垂钓就成为文人们内心深处一个难解的情结,一个暗藏的希冀。类似的还有:李白“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见赠钱征群少阳》);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赠张丞相》);高适“归12来洛阳无负郎,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别韦参军

7、》)等等。他们都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因而津津乐道姜太公渭水垂钓。二、 由仕而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士人是社会上受教育最多的人群,也正因为如此,士人往往涉世不深,容易沉浸于书中或是个人理想的世界,而对社会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尤其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更是无法理解和容忍,表现出文人的“呆”与“痴”。他们一旦进入官场,很快就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纯洁:人人勤于政务,人人以天下为己任,人人急苍生之所急,想苍生之所想。而是与之相反,更多的人在不择手段谋求个人利益,在投机钻营,在结党营私。总之,一切

8、的丑恶,在黑暗社会的官场中都可以见到。这是每一位正直的文人都无法容忍的。而且,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官员大量充斥于官场,使那些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人反而难有作为。同时,由于文人的清高,他们往往不愿攀附权贵,奴颜卑膝。因此也就无法受到重用去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宏愿。久而久之,这部分人就会对官场产生极度的鄙视与厌倦,再加上受孔子“贤者避世”(《论语・宪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