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41307
大小:24.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观沧海 教学设计 缪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古代诗歌四首庆城县凤城初中缪骞Ø学情分析:优势一: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弱势:课堂听讲精力集中不会超过15分钟,回答问题较少通过大脑思考。措施:精讲多练,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练习以读为主,穿插口语、书写训练。优势二:持有争强好胜之心,稍加鼓励便对学习(尤其是课文背诵)勇往直前。弱势:背得快忘得快,多以死记硬背;书写以快为荣,错误较多。措施:背诵的数量每次递减,而质量要求递增,按照背诵——默写——再背——再默——书面测试——背诵巩固模式进行。让学生逐渐明白,背诵不是目的,牢记在心并会熟练运用才是根本。另外不定期配合班主任、美术老师进行书法训练。Ø教学目标:
2、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二、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三、知识与技能1.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2.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Ø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Ø课时安排:一课时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二、走进作者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和散文。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风格悲凉慷慨。文学史家习惯将他与其子曹丕和曹植称为“曹氏父子”或“三曹”。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三、解题(多媒体显示)《
4、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和《龟虽寿》四章。四、初读诗歌读准诗歌⑴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
5、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范读(3)生读五、再读诗歌读懂诗歌1、在诗中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你的同桌听。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最擅长的方式将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表达出来。3、个别指导,全班交流提示: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①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
6、:“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六、三读诗歌品味诗歌合作探究:1、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2、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3、诗人观看到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
7、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东胡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