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

ID:3883632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浙江之潮》_第1页
《浙江之潮》_第2页
《浙江之潮》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江之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之潮》教学设计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柳枝镇东新庄小学姚红艳教材依据: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诵读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比古今语言的不同风格,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设计理念:(1)少教多学: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诵读和节方法,通过进行对比阅读,通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对比联系,互文理解,提升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   (2)以读促悟: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出文言文阅读的节奏和韵味,在多层

2、次的诵读中理解内容,提升语感,表达对浙江潮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材解析:    《浙江潮》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奇观”的第二篇主体课文,由文言文《浙江之潮》和现代文《观潮》组成。两篇文章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叙述内容展示了浙江潮的形色声势,表达了作者对浙江潮这一千古奇观的赞美之情。《浙江之潮》语言凝练,比喻形象新颖,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速写小品。《观潮》则更为细致,从“观”的角度入手,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记叙了浙江潮惊心动魄的气势,表达了观潮人的赞叹之情。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浙江之潮》,《观潮》作为辅助理解材料。《浙江之潮》从概括

3、评价,到细致描写,再到名人诗评,文字虽少,内容丰富,尤其是对于浙江潮形色声势的描写可谓是精致准确,充满想象,回味无穷,是指导学生学习诵读、解读和语言创作的好素材。生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五年级,在中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能够结合不同的语境选择字音、字义,能借助一定的现代文辅助理解。诵读能力较强,对于文言文的断句和节奏感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表现力。但是学生对于浙江潮缺乏直观的感受,情感表达上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同时,对于诗化语言的凝练性表达还需要指导提升,需要充分丰富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指导学生准确表达,写出诗韵。教学目

4、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够积累玉城雪岭、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等新词,写摘录笔记。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努力尝试背诵。通过多层次诵读、解读关键词、图文结合、想象补充的方法,了解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理解称其为“天下之伟观”的原因。3、 了解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色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尝试运用个性化诗句表达对浙江潮的发现和感受。4、激发对大自然神奇景观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浙江潮的特点,理解之所以称之为“天下之伟观”的原因。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特

5、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能用简单的诗句表现浙江潮的特点。教法:指导诵读法、直观感悟法、情境融合法;学法:诵读品味法、对比联系法、迁移运用法;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浙江潮”的资料,自读课文《观潮》。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主题导入:1、世界上的自然奇观数不胜数,它们各具特色,无比神奇。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我国的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去看看闻名中外的“浙江潮”。(结合地图明确位置,板书课题。)2、播放视频资料:(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浙江潮。(播放解说视频)(2)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或者感受。(学生根据自主观看的感受进

6、行简单描述。)(3)距今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文学家周密,用不到一百字就展现出了浙江潮的风姿,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自己读一读,看能不能读下来。(2)指名朗读,正音:最盛(shèng)    江横玉系(jì)腰     出示不同字音对应的字义,让学生根据义项进行选择。(3)同桌互读,检查正音,要求做到正确、流利。(4)教师范读,注意把握节奏和停顿。(5)学生练读后展示赛读。2、解读文意:(1)你读懂了吗?给你同桌讲一讲,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2)提出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怎样学懂它?    (引导学生通过联

7、系现代文、图文想象、查工具书、询问他人等方式解读文本。)(3)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文言文,不仅要有节奏,跟要有韵味,那就是融入其中的情感。想想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又该怎么读呢?    (指导学生读出对浙江潮的赞叹。)     ②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两句该怎么读呢?(配乐读出声势变化,指导按照顺序诵读。)说说这两句写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对形色声势的描写,概括出基本特点:形态多变,如雪似玉,声势浩大。)     ③

8、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引读:当著名诗人杨万里看到浙江潮这汹涌澎湃的气势,也不由得发出感慨······3、感悟文眼:(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