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815718
大小:309.50 KB
页数:287页
时间:2019-06-19
《《川大学文学概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概论主讲:阎嘉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一、“文学概论”的含义“文学概论”在中国文艺理论界通常被称为“文艺学”或“文艺学基础理论”。“文艺学”是从苏联引进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理论学科。这种用法在中国延续了几十年,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西方学术界在传统上普遍使用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大学科。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概论”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文学理论。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研究的是作为一门艺术的
2、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而广泛的领域,文学理论只以艺术领域中的文学这一精神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是对各种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现象进行的理论反思和概括。它通过理论上的反思、概括和研究,为理解和评价文学实践活动与文学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尺度。三、文学理论的理论资源任何理论,除了同特定文学实践活动(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家的思想观念有关外,还同古往今来的各种理论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资源第一,中国古代的文论和诗论。第二,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学的论著。第一讲文学本质论一、
3、文学的本质(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1.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古往今来一切不同的文学理论,都来自于作家、作品、客观世界、读者这四个因素的不同关系和组合。它们是一切文学理论观察文学和建构自己理论的基本视点。这个看法,大体上揭示了不同的文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2.视点不同,由此得出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就很不相同。但我们还要注意其中问题的复杂性。(二)有关文学本质的不同观点1.模仿论。2.表现论。3.形式本体论。4.意识形态本体论。(三)文学本质的多层次性1.不能忽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2.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与经济基础的
4、关系是复杂的。3.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产物1.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2.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因。3.文学的兴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二)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源泉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根本性的。2.强调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3.表现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客观社会生活本身。4.作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式。三、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与作用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通过特定的媒介(口头、书写、印刷、
5、网络等)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就要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2.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在总体上大都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在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中,除了有类似的观点外,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二)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应于人们内心的情、知、意三方面。它们基本上可以概括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主要方面。1.文学的审美作用2.文学的认识作用3.文学的教育作用(三)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1.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6、是间接的。2.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3.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是有限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文学创作的过程(一)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1.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创作的准备。它包括作家的生活积累、人生感受和体验、艺术价值观、艺术修养和才能的磨砺等。第二,创作的过程。这是作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将自己体验、感受过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生活素材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2.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作家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作家创作过程的实质(二)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1.在创作过程中,
7、作家是创作的主体。2.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作家的“心灵”在创作中的主导性。(三)作家的素质和才能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个体精神生产。对创作的主体作家来说,必需具备能够进行这一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特殊的素质和才能。二、文学创作的思惟活动(一)人类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一般认为,“哲学方式”是凭借理性和逻辑思惟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真理。“艺术方式”是以生动、具体可感的方式(形象)来把握世界。“宗教方式”是凭借信仰和
8、虚构的世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实践—精神方式”是凭借道德理性、通过具体的行为来把握世界的方式。2.从人类思惟的角度看,一般认为,人们把握世界的思惟方式有两种:抽象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