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

ID:38804698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二章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重点】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2、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当你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大的

2、大树时,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教师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背景,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并体味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俗话说:“一大之计在于晨,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第一部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新授过程】第一部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首先让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描述培养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将种子放于疏松的土壤中,置于温暖处,每天浇点水,„„”然后请学生思考并提出:“在这

3、一过程中,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动脑,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或参照课本提供的资料作出假设,提出:“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可能有:水分、土壤、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之后教师向学生质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分析排除“肥料”这个因素(因为种子本身有贮存养料的结构,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进而学生作出假设:“水、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可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那么假设是否成立,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保证实验的条理性

4、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并且体现出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精神,教师先指导各实验小组先明确分工:组长(主持讨论每一个问题,做好分工);讨论内容记录员;(简单记录讨论的结果,准备组间交流);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负责;实验操作人(负责实验的操作,其他人辅助)。然后教师出示讨论的提纲,学生参照提纲和课本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讨论提纲如下: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2.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3.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4.怎样设置实验对照组,对照组应提供什么样的温

5、度、水分、光和空气等的条件?对每一对照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一样?5.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6.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其中“讨论1”,根据生活常识,学生能够作出选择:完整的、饱满的、活的种子。“讨论2”,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课本上的材料回答,有的学生可能选择其他的材料用具,只要选择恰当,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己的材料用具进行实验。“讨论3”和“讨论4”主要涉及到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问题,也是重点。要让学生明白实验条件中

6、除了要研究的问题外,其他的应该保持一致。“讨论4”中除了课本涉及到的,学生提出的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可以告诉学生,如有兴趣,课后可以就这个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5”和“讨论6”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有共性,避免偶然性和减少误差。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观察并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讨论结束后,教师主持小组间交流讨论的结果,各小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本实验的具体实施在课下完成,实验期间教师要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要求每组负责的学生,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间

7、交流汇报。并注意记录本组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出现什么问题、组员是否都参与到实验中等。第二部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实验教师向学生质疑:一粒种子在外界的环境条件具备时,一定能萌发吗?引导学生结合经验回答。进而让学生明确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农业生产上,播种之前必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之后由生物裸外小组学生演示课前做的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并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教师分发实验装置,并进行强调:抽样检测的方法及应用培养皿底部的滤纸要保持湿润,但不要见明水,要有适宜的温度,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萌

8、发的种子数,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的计算公式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本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完成。)第三部分:结论(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及结果。虽然在讨论提纲中已明确了实验步骤,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对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会出现结论相同而过程不尽相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