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

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

ID:38772219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9

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_第1页
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才荒:EPC高速发展的必然——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岩时间:2011-08-03 核心提示:中国节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形势引发了节能服务产业的人才荒,节能服务产业的人才格局,令人堪忧。节能产业的人才培育体系缺失,其速度明显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所以阻碍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技术研发创新、思维模式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空间延展。带着诸多的问题,《中国节能服务》的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副教授李岩。关键字:人才节能服务产业节能服务公司  中国节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形势引发了节能服务产业的人才荒,节能服务产业的人才格局,令人堪忧。节能产业的人才培育体系缺失,其

2、速度明显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所以阻碍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技术研发创新、思维模式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空间延展。带着诸多的问题,《中国节能服务》的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副教授李岩。  记者合同能源管理(EPC)引进中国十几年,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广泛认知和大力支持,目前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势头空前,但不可回避的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节能产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请您谈谈对节能产业“人才荒”的观点?您认为节能产业出现“人才荒”的成因都有哪些?对节能产业如何解决这一瓶颈有哪些建议?  李岩:EPC作为一种新的节能模式被引入中国不仅仅是为中国节能提供一种可行

3、的新方法、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人们习惯于将能源仅仅作为产品来看的观念,ESCO通过EPC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将节能产品、节能技术与节能服务有机结合。三者的有机结合产生更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对ESC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多数的ESCO是以原有的技术和节能设备背景作依托发展而来,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EMCA的一项调查中,已实施的EPC中近97%的项目运用单一技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现在ESCO仅仅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于更为复杂的、综合节能的EPC项目的把握程度不足。  EPC在中国的工业、建筑、交通产业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的迅猛发展,EP

4、C已不仅仅是某一设备、某一技术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多项节能技术、节能审计、节能管理的多方位结合。无论是ESCO还是社会的人才培养都没有及时跟上EPC的发展进度,所以人才荒的现象必然随之出现。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在EPC高速发展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出现人才荒。  人才荒的现象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待:第一,人才荒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对节能产业人才,尤其是加强技术和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应从这一现象中看到,ESCO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这是可喜的现象。  节能产业发展中“人才荒”这一瓶颈不是某一部门、某一ESCO所能解决,需要

5、政府部门做一些更为实际、更为具体的措施,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能源审计、费用计量等在美国当时缺失的标准,同时备选出一些超级ESCO名单,作为政府采购优先选择的ESCO,扶持有能力的ESCO的发展。  中国的人才荒一方面是缺乏节能新兴产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在EPC项目中关于节能某些关键环节的如能源审计、节能费用的计量、节能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可操作标准的缺失。所以作为政府应该加大上述两方面的建设,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节能协会也应根据EPC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大对现有ESCO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这是解决当前人才荒的快速方案。从长远来讲,应加强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包括高

6、等院校的专业和课程的调整,强化环境科研在EPC的研究力度和深度等。记者在国家学历教育中,各大院校都开设和环境、能源相关的课程,唯独没有节能专业,能否就目前的学科设置谈谈您的看法?学校(院)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能否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增设和节能产业相关的课程和专业,来满足中国节能发展所需的人才?  李岩:的确如您所说,在我国的大学学历教育中目前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的节能专业,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学校都已经开设和能源有关的相关课程,如我校的环境科学就设有新能源、能源管理课程。  我国这些年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已经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去做调整,但是这一适应与调整往往是一个相当滞后的

7、过程。EPC作为新兴的节能发展模式,其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必定也会在未来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中体现。作为个人的观点,我在这些年的科研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如果教师能够在科研中与实践需求密切结合的话,在他所传授的课程中必定会更及时的反应学生,有利于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记者目前,针对ESCO所服务的行业不同,普遍存在能源审计、节能设计、节能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人才缺口,您对此有何建议?  李岩:能源不像其他的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节能量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够得到确认。在E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