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42867
大小:75.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毛概论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摘要: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转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预防金融滞胀,只有做好以转型、创新和改革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调节这双手充分发挥作用,形成经济自主运行,高效运行,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性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供给侧改革重要性已经显现。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
2、革”,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态的正确选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决策,是适应2008年之后国际金融普遍疲软的竞争环境下的主动出击,在经济大国中站稳脚跟。本文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推进供给侧改革。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前提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19世纪流行的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倡导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是供给学派的最为重要的思想源泉。其中,“萨伊定理”描述了
3、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成为古典经济学关于供需关系阐述的重要原理。其内容大致可以理解为,经济政策应该基本上以放任自由与不干预为特征,强调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这一理论也普遍被20世纪初主资本主义国家奉行为经济政策。然而,1929年开始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事件极大动摇了古典经济学派在资本主义世界绝对真理的地位。同时,凯恩斯认识到古典经济学有缺陷,并提出“有效需求不足”,他以需求管理为核心,强调国家干预调控。这一理论在二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危机再度到临,20世纪70年代初,应用凯恩斯主义提倡的,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的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并
4、存的“滞胀”现象,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指出,其原因是国家干预抑制了市场经济活力,要求政府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放松政府对企业管制,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主张预算收支平衡,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应对通货膨胀,即“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目标,以蒙代尔和拉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的观点得到重新重视。不可置否的是,这一政策短时间内确实起到了明显作用,通货膨胀率从1981年的10.35%下降到1985年的3.55%,同时经济增长率在1983-1989年期间总体上保持了3.5%以上,好于1974-1980期间增长水平;但财政赤字问题也成为里根任期内美国经济的常态。特别强调,“里根经济学”
5、的政策目标首要是抑制通货膨胀,而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小,但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由此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通过提高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为什么推进供给侧改革第一、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大致考量分析就易得出结论: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是经济新常态亟需着手的目标。从历史角度分析,这是我国过去十几年长期重视需求侧政策下的,政府过多干预导致的,僵尸企业遗留问题。表面上看十二五以来的经济增速下降是需求不足,实则分析却不然,
6、真实原因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供给失灵。在4万亿积极财政的刺激下,钢铁企业的产品不但没有解决产品技术提升的问题,反而是数量上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多,导致本来想解决的产能过剩问题在财政刺激停止后变得更加严重,企业生存不能依赖政府,要从自身找突破口。另外,近几年出国旅游、海外代购、海外购物以及高档消费品数额呈现极速增长趋势,以前一阵中国大妈去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为典型案例,中国制造国内生产已经与居民有效需求产生严重脱节,看似庞大又值得骄傲的的生产规模已经远不能弥补质量低劣带来的市场流失,本应享有的庞大市场悄然转移到国外,岂不是悲哀?单纯扩大内需就像为经济输入强
7、心剂,管一时不能管一世,而且会加剧长期的结构性调整难度。第二、是助力需求端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既不能忽视需求端的现实需求,还要满足需求端的变化,更要通过创新引领主动调整供给端达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在这里解释一下需求端,经济增长相对于供给的另一侧,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和政府投资,其中前三项为我国过去长期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总体来看,十二五以来,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拉动作用非常有限,即需求侧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经济形势。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乏力的条件下,外需对
8、中国经济的净拉动效应相对减弱,如果供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