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

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

ID:38679027

大小:75.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_第1页
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_第2页
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_第3页
资源描述:

《幸福论资料---经济学对_幸福_的离弃与回归_傅红春201303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明日报/2007年/6月/12日/第010版理论周刊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傅红春英国学者斯密(1723-1790)给后人留下了两个“谜”:一个谜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一般称为斯密的“价值之谜”,说的是钻石用处小而价格高,与水用处大而价格低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被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学派给出,得到大家公认。本文所关注的是另一个谜,它是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一般称为“斯密之谜”、“斯密问题”、“斯密难题”、“斯密悖论”,说的是斯密两部著作即《国富论》与《道

2、德情操论》的矛盾。这个谜的谜底,100多年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斯密之谜”的几种解释对于是不是存在“斯密之谜”,本身就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斯密之谜”是个伪问题,没有“谜面”,也就无从谈到“谜底”了。在认为确实存在“斯密之谜”的人中间,对于“谜面”到底是什么?也有不同意见。而谜面的确定(即两个不同的斯密,如何表述,如何概括,如何比较),直接关系到谜底的探究和揭晓。有人说,矛盾在于《道德情操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同情,与《国富论》中把人的行为归结于自私的不一致。《道德情操论》表明,斯密在伦理学上是利他主义者,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而《国富

3、论》则表明,斯密在经济学上是利己主义者,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心。也有人说,《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其实是同一个经济学的上下册。《道德情操论》是经济学的“感性学分册”,《国富论》是经济学的“理性学分册”。有人认为,“斯密之谜”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17世纪中叶的霍布斯提出过,与斯密同时代但比斯密成名早的休谟提出过,休谟和斯密之后的康德提出过,现代的帕森斯和哈贝马斯也提出过。笔者认为,说《道德情操论》的斯密和《国富论》的斯密截然相反、针锋相对、不可调和,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长时间地、交叉

4、地、多次地打磨而成。《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59年,31年后1790年的第6版是定型版;《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10年后1786年的第4版是定型版。不管有意无意,斯密的思想,不可能是断裂的、游离的。说《道德情操论》的斯密和《国富论》的斯密完全是一回事,没有一点差别,也说不过去。那么差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前面列出的几个“谜面”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还有一个“谜面”,那就是《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而《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斯密之谜”的谜面与谜底认为《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应该不会有什么疑义。而认为《道德情操论》的主题

5、是“欲望约束”,明确提及的人不多。如果细读此书,会找到许多证据。限于篇幅,只引一段:“称为节制的美德存在于对那些肉体欲望的控制之中。把这些欲望约束在健康和财产所规定的范围内,是审慎的职责。但是把它们限制在情理、礼貌、体贴和谦虚所需要的界限内,却是节制的功能。”《道德情操论》书名的“道德情操”,在斯密时代,就是用于说明具有自私本能的人,为什么又不可思议地会具有克制这种自私本能的能力。简单地说,笔者给出的“谜面”,是“财富增长”和“欲望约束”(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那“谜底”呢?就是幸福,或者说是“幸福最大化”。“幸福=效用/欲望”的公式,

6、是萨缪尔森给出的,但这个公式体现的思想内涵,在斯密那里第1页共3页是存在的。《国富论》就是告诉人们,如何使“财富”(更现代的表述就是“效用”)更快更大地增长;《道德情操论》就是告诉人们,如何使“欲望”在道德规范中不至于恶性膨胀(和许多宗教所推崇的“无欲”是有区别的)。为什么会有“斯密之谜”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斯密那里,分述财富增长(《国富论》)和欲望约束(《道德情操论》),对于“幸福最大化”而言,思想上、逻辑上和操作上都是一致的,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难题”——“斯密之谜”了呢?这是因为,斯密之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离弃了幸福。这种

7、离弃,在凯恩斯(1883-1946)那里达到极致,至今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汤普逊(1775-1833)在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斯密之谜”之前,就非常明确并尖锐地指出了经济学对“幸福”的这种离弃。他在1822年完成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一书中写道:一切研究经济学的人,“都可以被分为两派——精神学派和机械学派。‘精神学派’宣称人只要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差不多不必凭借物质的从属作用,就能够得到幸福。‘机械学派’则正好采取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出这样的安排,⋯⋯尽可能多地生产⋯⋯,另一方面,则是想出

8、各种办法来找到足够的消费者使用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这一派学者所关心的,只是怎样达到最高额的生产和保证最大的消费或有效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