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59292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初中英语论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英语论文合作学习,让人欢喜让人忧——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内容提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许多老师尝试着将合作学习运用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明显的效果。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效参与等现象。本文分析目前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无效参与及合作学习形式化、低效等现象和原因:学生的无效参与占据英语课堂;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角色不明
2、确。本文提出了提高英语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明确合作探究的目的和意义,探索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有效参与的效度和质量;选择有价值的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学习无效参与《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cooperati
3、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由于它在改革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并形成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条件7要使“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及优势,必须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
4、和内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与创新。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组织下学生间的合作;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分享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全员参与等教学观;追求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体现了时代精神。同时它有助于因材施教;有
5、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和问,学生听和答”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合作学习并不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合作学习也不例外。美国教育家研究发现,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小组成员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掌握小组合作技能;小组内必须定期地交流和改进合作的情况。因此,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排除无效的参与活动,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出
6、现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探讨。一、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现象及原因分析英语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其方式有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游戏、小组收集资料,以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或社会实践调查等。然而,一些虚假的、热闹的合作学习形式占据英语课堂,导致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和低效化,出现无效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无效参与占据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中往往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忧虑:现象一,有一些疑难问题是学生通过个体学习无法解决的,的确有合作解疑的必要。可问题一出现,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立即
7、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解疑。这样7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开始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的创新,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饰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有悖于英语教育的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现象二,有时候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没有全员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肤浅,容易挫伤参与的积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象三,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争执、吵闹、不懂得倾听,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各行其道。其结果是课
8、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驶,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回老路。现象四,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参与,花大量的精力制作道具,再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这样无形占据宝贵的读书时间,学生没时间去诵读、感悟、积累,对学习语言、形成语感极为不利,容易给下一步教学带来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