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儿学〈论语〉

教女儿学〈论语〉

ID:38658436

大小:191.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17

教女儿学〈论语〉_第1页
教女儿学〈论语〉_第2页
教女儿学〈论语〉_第3页
教女儿学〈论语〉_第4页
教女儿学〈论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女儿学〈论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女儿学〈论语〉》陈小云著这是一部独特的《论语》教材。关于本书的风格,作者如是说——讲解和讨论,尽量停留在平常的、情境的、动态的层次,不去上升(或者说下降)到深奥的、理论的、封闭的体系——不然的话,女儿听不懂,孔子也不同意。平常的:孔子的特点,就是平常。常是日常,平是平等。围绕日常的道理,孔子从不作惊人之语,也从不高高在上显得高深莫测。我们也尽量这样,就如《论语》所呈现的,平白如水,如见其人。情景的:孔子的风格,是喜欢聊天。《论语》不是孔子一个人在家里写的格言集,其中每一句话都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景。我们也尽量这样,给出一个情景,避免把孔子塑

2、造成一位孤独的思想者。动态的:孔子的心态,是开放。《论语》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孔子讲的道理,都是与特定对象的一种互动,在互动提供一个领悟的平台,没有固定结论。我们也尽量这样,重过程的互动,不重结论。约 定1.每天花半小时;2.每天读1段(特别短的,每天读2段);3.每段读20遍(读到第10遍时试背一次,读到第20遍后正式背一次);4.每天读之前,对意义进行简单讲解,讨论;5.特别长的段落,另行处理;6.一年完成。学而第一学而第一(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

3、)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不需要解释了,都懂。●先别忙着说都懂。我问你,孔子这三句话,一会儿讲学习,一会儿讲远方来客,一会儿讲人知人不知的……是不是有点乱啊?○这个……●我再问你,这三句很平常的话,孔子为什么要用反问句?通常我们使用反问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问题……○嗯,他为什么不正面讲这三句话呢?比如:学而时习之,很悦;有朋自远方来,很乐;人不知而不愠,很君子……●是啊。我想,眼前这本《论语》,不是孔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写的,里面的孔子语录,大多是回答学

4、生或者其他人的提问,还有就是,针对某些具体事情有感而发……○你是说,孔子这三句话,是针对某个同学讲的?●是的,一定是孔子对班上的一位同学有意见,那天下课后特意留下他,关照了几句……这位同学呢,平时功课很好,但最大的问题是不太合群,有点孤僻──对了,你们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嗯,有一个,就是刘雨辰,功课也很好,老师都很喜欢她,可她总是一个人,不怎么和我们一起玩,我们玩的时候也不大叫她。●孔子的这位学生,和刘雨辰一样,平时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同学们在一起演习礼乐,他却一个人关门读书;同学们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举行party,他也没兴趣参与;同学之间有

5、什么误会,他总是耿耿于怀……○哦,是因为他不太合群,所以孔子才留下他,对他说……●孔子对他说:“学了之后,经常和大家一起练习,不也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拜望大家,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你却不抱怨,不也是很君子吗?”○这三句话,讲的就是一个合群的道理……●是啊,孔子最重视合群了,整部《论语》,讲的也就是人与人怎么好好地相处。○那这里说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吧……●学习的习字,我们通常解释为复习、温习,其实孔子这里讲的习,是大家一起练习、演习。孔子教的不是数学、语文、外语,他教的是礼仪、音乐、舞蹈、诗歌、射猎、驾车等,是需要大家

6、一起互动、一起演习的……○很有趣啊,他专门教一些副课……●他觉得这才是主课,他教这些课程,就为了让大家在一起,学习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和规矩,培养合群的快乐感觉。○君子,就是一些合群的人吗?●是啊。通常越聪明的人,越不容易合群,他们一般比较自以为是,也比较敏感──比如说,有同学误解了你,或老师不赏识你,你心里会有抱怨、会思前想后吗?○这个,没那么严重吧,郁闷会有一点。●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即使人家误解你不赏识你,你都看得开,不胸闷也不抱怨,这就象个合群的君子了。○所以,这一段应该是孔子关照那个优秀学生,除了人聪明、功课好,还要学会与人相处─

7、─这道理,其实也蛮简单。●简单的道理,要做到也不容易。孔子喜欢的,是大家相处,都有一种心胸很开阔的君子之乐,一种单纯的、合群的快乐。○这很重要吗?要放在《论语》的开头……●要知道,那时的社会很混乱的,不要说抱怨和胸闷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事天天发生,到处是诱惑和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张──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有一班优秀的子弟,在老师带领下,远离名利的争夺,保持着单纯的学习之乐、朋友之乐,是不是很难得啊?○是,是有点“不亦乐乎”──这后来成了一句成语。●这个成语的原意是“不也很快乐的吗”,后来含义有点变化,多用来表示极度、非常的意思。——————

8、———————————————————————[造句]○不亦乐乎──要开学了,同学们在新教室里,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出黑板报,有的排练小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