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38652820

大小:1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一个数学教学片断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许鸿慧【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展现数学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问题的创设、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有效合作和有效评价等方面来讨论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展现出数学的魅力。【关键词】数学问题的创设探究为主合作评价有效性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展现数学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问题的创设、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有效合作和有效评价等方面来讨论如

2、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从我的一个教学片段和启示谈谈:一、我的一个教学片断片断:圆柱的表面积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下册课本P12的例3、例4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要设计一个圆柱形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二、探究学习:老师:怎样理解要“求这个圆柱形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5学生:也就是说:所有围成圆柱形饮料罐表面的面积总和。老师:我们把这个面积总和称为圆柱体的表面积。请同学们先尝试做一个饮料罐模型。想想该怎么做?学生:用纸卷一个圆筒,再剪两个圆粘在圆筒的两端就行了。学生质疑:用什么形状

3、的纸来卷成圆筒呢?小组合作议一议,试一试,剪一剪。大多数小组经过探索求证后发现圆柱筒侧面原来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有个别小组却得到了平形四边形。(学生又开始做进一步的思考。)老师:我们先研究圆柱筒侧面展开是长方形的情况。要求这个圆柱形饮料罐的表面积其实就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学生:求圆柱形饮料罐的表面积就是求:圆柱体两端的圆面积+圆筒的侧面积。学生:也就是说:圆面积x2+长方形面积老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长方形面积的长又是多少?宽又是多少?老师:提得好!谁能从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学生:剪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

4、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这样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柱的侧面积。这样通过层层递进,学生就顺利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s=底面周长x高=2πrh学生质疑:这个公式是由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得到的,而我们小组的圆柱筒是用平行四边形纸卷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如果展开图是平形四边形,求圆柱形饮料罐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就是求:圆柱体两端的圆面积+圆筒的侧面积。也就是说:圆面积x2+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

5、柱的底面周长,平形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2πrh。5老师:说得不错,展开图无论是长方形或是平形四边形,其侧面积公式“s=底面周长x高=2πrh”都是适用的。自学例4……二、我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数学的初步想法。同时,老师适时引导,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挖掘题目的潜在内涵和外延,由浅入深,层层渗透,发现其规律,最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课堂生成的教学问题,灵活机智地处理,使得学生在收获

6、新知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的灵感和奇思妙想在瞬间激活,使我们的课堂真正产生数学思维的碰撞,使我们的课堂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在日常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可以这么做: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智力达到最佳状态,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另一方面,进行思路导向,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奔向问题中心,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认识数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如本案例

7、中教师先创设的是一个问题情境,直奔主题,且用问题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去验证发现规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一堂课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有趣而富于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课程。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与教材内容联系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指向性,使情景创设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要考虑到问题情境创设的挑战性,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

8、去经历数学的“再创造”和交流活动后,抽象的概念公式已经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无须死记硬背。2、养成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习惯5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老师不要急于把解题过程展现给学生,否则会框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不会猜想或不敢猜想,教学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