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43985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则德育案例及自我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则德育案例及自我评析如何将初中数学知识的某些德育内涵挖掘出来,并适时的、恰到好处的将其外化为对学生的德育实践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热点课题之一。作为一名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师,笔者在两年多的从教生涯中也在探求和思考着上述内容,有时还将部分觉得合理的心得与体会稍做尝试。实践的结果初步表明两点:第一,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德育内容可以使学生从更深、更高、更通俗化、更人格化的角度来认识它们,而不再是一堆枯燥无味的数字或图形。第二,可以使学生从标新立异、独具风格的数学思维的角度理解和接受教师的德育,顺利达到常态德育
2、手段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世界观的正确认识培养,二是自我人生观的良好调节锻造。以下是我实践的几则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案例,其根本目的便是对学生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教育。现整理呈现于文字以期能和大家广泛交流和探讨。㈠整体换元⑴事例说明。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很复杂的式子重复出现的现象。为此数学上便有了整体换元的思想,即将这个复杂式子用很简单的一个A或B等来代表。因此在解分式方程便有整体换元法,在解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时会出现不等式①或方程①等字眼。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问学生:
3、只有数学中有这种整体思想吗?学生经过自我思索和共同讨论更进一步明确:在社会生活、人文领域同样存在上述现象。如咱们班四十六名同学组成性情各异、复杂多样的一个大家庭,这个复杂体便整体换元为243班全体同学。又如每个同学身上的细胞多的不可计数,心灵境界纷繁复杂,真不愧为宇宙间最精密的一台仪器,但我们同样可以将这台机器整体换元为他(她)的名字某某某。⑵理论评析。通过上述拓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宏观的星系天体还是微观的基本粒子,整体换元思想都普遍存在着。它是人类描述和认识宇宙自然必不可少的基础思想,一切的语言文字、信息文化都
4、依托于这种整体换元手段而建立。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学生便会有天地在我心的感觉,从而能够主动的运用这种思想去建立和理解自己的世界观。㈡眼睛的错觉⑴事例说明。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有一页印刷有如下所述的几个图:看似曲线实则不是而是直线,看似两条直线可能相交实则平行永不相交,诸如此类。当时学生都感到很惊奇,用直尺比划确实是直线但眼睛看上去却是弯曲的。我顺势引导学生说明: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我们完全相信眼睛的话,很可能得出一些不符事实或与真理背道而驰的结论。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相信的是严格的实验测量计算或逻辑推理。接着又讲了视觉暂留现
5、象和可视恒星可能已消失的现象。学生听的凝神贯注、津津有味、颇受启发。⑵理论评析。其实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在社会科学或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也会受到眼睛的欺骗而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符合事实的偏见。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便会洞视、内省自己在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为和论断,进而逐渐在眼脑并用、以脑为主策略的正确指导下降低偏见产生的可能性,并最终在各个方面获得与事实吻合的、正确的结论。其实这种态度正是科学研究诸多方法论中较主要的一个,而我只不过将它由一个简单的数学事例引申出来而已。㈢真理的界限⑴事例说明。三角形内角
6、和定理是数学体系中较基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说明任一个△ABC的三内角存在∠A+∠B+∠C=180°的关系。等到学生已对此定理烂熟于心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问他们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正确的吗?学生惊讶至极,张大嘴巴异口同声问到:这还有错吗?我坚定的予以回答:是的,大家应该对它的正确性持完全的怀疑态度。然后我便详细的讲解了该定理的适用范围是平面,而在完全不同于平面的球面内,该定理是完全错误的。经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到任何定理都有其适用范围这一重要论断,他们还进一步明白在超越或不同于原来范围的领域之内,任何的原定真理都可能变
7、为错误。此时我把手中的几何课本拿起来询问学生道:这里边的内容是绝对的真理吗?学生答道:不是的,它们只是在欧式几何界限范围之内正确,是相对的真理。但若论在一切时空条件下都正确的绝对真理那是不存在的。我比较满意学生的回答,又鼓励道:希望咱们班以后能够有同学发现比咱们现在所学的欧氏几何适用范围更广、更精确的几何真理。⑵理论评析。任何真理必存在适用范围这一事实使得怀疑成为科学探究的主要精神之一,因为它意味者突破束缚产生创新思维的可能性。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敢于怀疑经典的宇称守恒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中的正确性并以此深入研究而
8、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怀疑课本知识的正确性,使他们学到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头脑不被已学的东西所束缚或同化。在科学史上,科学家们经常采用扩大已发现规律的应用范围来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这样做的弊端便是已知障——用已知的知识或标准生搬硬套于未知的世界或领域。能否克服已知障的困扰将是任何探究者能否成功的重要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