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18129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6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跨越百年的美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跨越百年的美丽 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学习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
3、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⑴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猜猜他是谁?师:请在老师的描述中猜猜他是谁?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发表了3篇物理论文,创立了“
4、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99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爱因斯坦)师:猜猜她是谁?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梁衡曾经这样评价她:(出示句子,齐读)“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居里夫人)2.学生介绍师:你知道居里夫人吗?(学生介绍居里夫人)3.质疑导入师:爱因斯坦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齐读)“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过二十年的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今天这节课,让我
5、们走近《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去探索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
6、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4.再读课文,把自己无法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问题。5.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三、感受外表美1.交流:居里夫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请同学读读相应句子。)引导学习描写居里外表美的句子。出示句子:“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学生个性朗读时,配上多幅居里夫人的图片,引导感受玛丽·居里的外表美。2.质疑,深入学习师:人们常说,美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
7、辞树。”,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却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记得泰戈尔这样说:“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你还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哪些美丽?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四、品读感悟,探究内在美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不空谈;教师点拨、提升和概括。1.巨大贡献(成就)是美抓住关键语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预设:(1)学生回答这个句子时:“她的
8、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老师的引导: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然后引读课文中这样一句话: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