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

ID:38610268

大小:1.75 MB

页数:404页

时间:2019-06-16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_第1页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_第2页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_第3页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_第4页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下学期07级写作教学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写作专题2011、5第五讲 怎么写:写作的具体技巧问题第八节 修改一、引言1、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仔细推敲揣摩后修改后的文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只有反复的修改文章才能把更好的文章给读者阅读以至反复的阅读。2、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写一行,其

2、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3、文章修改的本质是修改思想。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作者的思想在不断变化,才使得文章不得不变。表面上看修改常常是语言的润色,其实是修改思维。通过数次修改,最终就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文章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具可能性。例子:起初《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把安娜写成“一个不忠实的妻子”,“她的外表与行动中充满着感官成分,在她整个精神气质上也含有某种品行不端的因素”。但在最后一稿时,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评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安娜

3、变成了一个有非凡魅力高尚动人诚实真挚的人,这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发生了变化。扩展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

4、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

5、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4、人们还常常把写作看作是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思维和语言的不同步,更由于主体运用语言能力的有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和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修改,就是通过检查初稿,发现试图表达的和已经表达之间存在的距离,寻找出尚未表达出来的东西,使“言”和“文”尽可能地逼近“意”和“物”,最大限度的符合自己的写作意图。5、修改是写作过程的必有阶段。修改作为写作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写作行为的始终。落笔而成的初稿实

6、际上只是一个毛坯,很难做到称物逮意,完全有精益求精、再作修改的必要。在起草文章时,为了保持气脉的顺畅、思路的连贯,作者往往跟着感觉走,不可能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表达更难做到准确完美,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毛病,留下疏漏在所难免。在修改阶段,作者可以高屋建瓴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是否突出、结构层次是否妥当。再说,文章在行文过程中若受到干扰而中断,容易出现粗糙、脱节的情况,也可在修改时加以缝合弥补。6、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初稿“一气呵成”的过程中,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常常顾不得过细的考虑,因此初稿中就可能出现一些疵病。如该用描写的地方只用了叙述

7、,内容就粗疏;该用议论时却只用了解说,就显不出分量;在高潮处没有多种表达方式交替使用,就缺乏感染力等。文章固然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则往往是改出来的。前人说,善作不如善改。写作者认识的深化,新材料的发现,更恰当完美的表达形式的获得、灵感的迸发等,都有可能使得修改后的文章比之原稿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曾称赞过郑国人反复修改润色官方文件的作法:“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就是说,一篇公文的诞生,要经四人之手。一人写成初稿,一人进一步斟酌推敲,一人再加以修饰,最后再由一人润色完成

8、。经过这样缜密的修改程序,公文自然内容精密而又富于文采了。作品修改,古今一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写作者要有一种精品意识。倘如自恃才高八斗,文稿不肯下功夫修改,那么本有可能成为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