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

ID:38604873

大小:2.16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6-16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_第1页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_第2页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_第3页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_第4页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骨龄评测方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线骨龄评测方法定义人的“骨骼年龄”简称“骨龄”,著名放射学家吴恩惠认为:骨龄是出生后绝大多数正常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骨骼X线解剖变化标志。是人体生物学年龄的重要内容,是用骨骼评价生长发育速度的尺度和成熟衰老水平的标志。骨龄测评的意义在临床,评定骨的发育是否正常,用来诊断某些疾病,如内分泌、营养障碍和发育异常等;另外在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确定矫形手术时间(例如,口腔正畸),预测未来身高,估计新生儿成熟程度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在法医学,为刑事鉴定、推测人口出生时间等提供法律依据。在运动员选材方面,用于区别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正常、早熟及晚熟类型而指导选材。测评骨

2、龄的部位理论上观察全身骨骼X线片进行骨龄评测较为全面和准确,但在临床应用中不够方便,辐射剂量又大,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选择某一适宜的部位进行评测。手腕部是公认的观察骨发育和测定骨龄的主要部位,适合于各年龄组。手腕部作为测评骨龄的部位原因手腕部的骨骼数目多、代表性强: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加上尺、桡骨远端共29块,此外,拇指内侧籽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标志。 各骨化中心的出现和融合有不同时间,便于区别。安全:手腕部骨骼横径较小且其它组织较薄所需照射条件低,同时由于手远离躯干所以选择手腕部使受测人所受X线辐射最小。方便: 手腕部易于拍摄,受测人配合度高。左手正位X线

3、摄片方法拍摄对象:拍摄左手腕部(弱势手)正位X线片,除拍摄手部诸骨外,还应包括尺、桡骨远端骨干2cm-3cm。拍摄体位:左手掌面向下,紧贴暗盒,中指轴与前臂轴成直线,五指自然分开,拇指与手掌呈约30度角。投照中心:X线投照中心垂直正对第三掌骨头,管片距为70cm-90cm。(TW2法要求76cm,CHN法要求85cm)骨龄评测的基本方法计数法图谱法计分法计数法是通过计算骨化中心和骨骺愈合的数目,与相应的标准比较得出骨龄的评定方法。1926年,Todd首先提出,(8岁~9岁前)儿童骨龄=手腕部骨化中心数目-1刘惠芳、顾光宁,在1950—1960年期间,先后报道了我国儿童

4、的骨化中心出现和干-骺闭合的年龄,并提出了我国儿童骨龄计数法的标准。其缺点是适用年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学龄前儿童,且误差较大,在国外已经很少使用,现已基本被淘汰。腕骨骨化的顺序(逆时针方向)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出生后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现次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桡骨远端(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尺骨远端(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时出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年龄+1。头、钩、三、月、舟、大、小、豆计数法骨化中心女性(岁)男性(岁)尺骨骨骺出现7-88拇

5、指内侧籽骨11-1212-13肘关节完全骨骺愈合13-1414掌指骨完全骨骺愈合15-1616尺桡骨完全骨骺愈合17-1818骨化中心的出现,女性比男性早1~3年儿童骨龄=手腕部骨化中心数目-1腕骨骨龄标准图谱法将被检者的手腕部的X线片与制定的标准骨龄图谱比较,以最相像的标准片骨龄作为被检者的骨龄。G-P图谱法:1950年美国学者Greulich和Pyle依据美国30年代中上社会阶层白人儿童制定了新生儿到19岁儿童少年的《手腕骨发育x线图谱》,简称G-P图谱,其1959年年进行修改。中国图谱的发展顾光宁依据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区1890名儿童发育情况制定了顾氏图谱,

6、至90年代初期,又对60年代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于1993年重新修订出版顾氏图谱专著。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徐济达和刘宝林分别提出并制定了儿童手腕部骨龄图谱和婴幼儿、学龄儿童腕骨骨龄图谱。图谱法总之,图谱法即考虑到骨化中心出现的数目,又兼顾形态大小,也照顾到各骨的发育水平,具有简便、明确、易行的特点,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多数病例与标准图谱的不一致性,导致主观性较强,准确性欠佳。计分法将手腕诸骨的发育过程划分为若干发育等级,确定各骨、各等级的赋权分值,将每块骨的分值累计相加获得总分,再依据性别和年龄的骨成熟度得分的中位数曲线评定出骨龄。是目前测评骨龄最为精确的

7、方法,其代表是著名的TW骨龄计分法,在国际上被广泛直接采用或经本地标准化后转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发了计算机骨龄辅助及自动评估系统,减轻了人工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龄测定的精确度。TW系列骨龄计分法的发展1962年,Tanner和Whitehouse在Acheson方法的启发下,针对以年龄尺度测评骨龄的问题,根据对英国和西欧儿童生长发育的长期纵向研究资料,提出了一套骨发育评分系统和骨龄测评标准,被称为TW1骨龄评分法。1975年,Tanner和Whitehouse等以50年代英国伦敦2700名小儿(其中一次性横向观察2200人,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