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79939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杨俊法《吆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吆喝》教学设计安徽省临泉县高塘中心校杨俊法《吆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吆喝》选自八下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编者的主体是“感受民俗”,提出“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作者萧乾还在《北京城杂忆要旨》中提到:“我写《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学情分析:我设想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读吆喝,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点字词反复诵读、体会、想象,感受老北京热闹喧哗的市井风情,感受吆喝作为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吆喝人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感受吆
2、喝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本文,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时需抓住关键字词,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文本背后的情感,关注像吆喝一样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民俗文化,追寻民俗背后的真实人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旧时北京城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文化内涵,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借助音像资料及自己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种种吆喝的声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言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在本文洋溢的内心感情。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点
3、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吆喝,它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文章《吆喝》,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感受这种艺术!活动一:找一找“吆喝”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全文写了哪些“吆喝”?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吆喝”组织起来的?活动二:品一品“吆喝”请同学们找出你比较感兴趣的“吆喝”,品一品、读一读,并说说理由。用“我喜欢的吆喝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播放“烤红薯”、“硬面饽饽”的音频。活动三:悟一悟“吆喝”作者对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从文中哪些语句
4、中可以看出来?(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老师指导朗读。)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这篇文章选自《北京城杂忆》。在《北京城杂忆》里作者写了十篇反映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比如专门写北京方言的《京白》,还有介绍北京布局和街名的文章等等。他在说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一组文章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活动四:写一写“吆喝”为我们临泉的一种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创作注意事项如:方言、事物特色、夸张、语速语调)作业布置:把课本“读一读,写一写”
5、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吆喝喜爱、怀念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教学反思: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同学自由选择文中提和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同学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教师引导同学从现代城市形象的角度来考虑,并最终落实到“关注生活”这一目标上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