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7721
大小:1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4
《平移的性质 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优课名称平移的概念、性质第一课时教师姓名吴兴伟优课类型数学优课学段初中七年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最后一节5.4课时《平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平移片段和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
2、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以达到教育学生爱国的目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必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 感知平移活动一 观看:视频《大国重
3、器》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从中抽取部分片段和生活中的情景,导入新课《平移》课件展示:情景一 运动中的汽车情景二 滑滑梯情景三 神九发射情景四 移动大楼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设计意图】1.观看《大国重器》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当今中国的强大,并从中抽取部分平移片段再加入部分生活中的平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体
4、会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中国大器制造中,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2.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二、动手操作 探究平移活动二 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活动三 指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绘制图案请大家试试看!在一张白纸上划一条直线,将手中的硬纸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移动,并把每一次移动后的图形画下来!我先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学
5、生动手作图,完成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并告诉学生:“我们刚才做的就是将图形进行平移”.【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平移可以创造生活中的美,并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的印象:“一个图形的整体沿一条直线移动”.三、合作交流学习平移 1.平移的定义:将一个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关注定义中包含平移的两要素:方向和距离.对应点的定义: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多媒体再一次演示平移,学生很容易得出平移的第一条性质:(1)平移不改
6、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接着,我要求学生观察课本P28图中A、B、C点与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并提问:“这些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呢?”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线段大小的比较和平行线的判定的方法.在这里他们可以使用刻度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通过度量线段、画截线和比较角的大小等方法,探究出平移的第二条性质:(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设计意图】在了解平移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平移的性质,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师生互动 应用平移1、请大
7、家举出生活中平移的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寻找身边的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学好数学,将来更好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2、 例题1.(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位置 B.大小 C.形状 D.位置、大小和形状(2)在平移变换中,连接对应点的线段( )A.平行不相等 B.相等不平 C.平行且相等 D.既不平行,又不相等(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8、 D. 无法确定【设计意图】为了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