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七年级二班的数学老师---王雪梅。现就所教《不等式的性质》一课进行说课。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进行阐述。说教材本节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既是对上一节不等式概念的深化也是之后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说学情和教法数学是七年级学生的主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好,学习积极性高,且有部分学生能自主学习,整体数学水平良好,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容易分神导致数学成绩较差。针对学生们的
2、成绩差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和“培优补差”的方法,一方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引导,更好的发掘其潜能,另一方面让其帮助后进学生进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能灵活利用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2,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点,发展学生类比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使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的数
3、学,培养探究精神2、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表现形式采用文字解说和符号语言表达两种方式,培养学生准确表达的良好习惯3、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理解和运用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以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总结规律;巩固训练、加深理解;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四个环节进行。(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首先展示自学质疑进入新课,再回顾等式的性质,教师提问:1、等式有哪些性质?用数学式子怎样表示?2、这说明我们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
4、作哪些相同的运算?运算后的结果呢?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不等式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回顾等式的性质,为本节课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做好铺垫,并且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活动1:你能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吗?1)5>3,5+2____3+2,5-2____3-2;(2)–1<3,-1+2____3+2,-1-3____3-3;师:根据上面的填空会发现什么呢?生: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不等号
5、的方向______师:这就是不等式的性质一师:用符号语言该怎样来描述它呢?生:如果a>b,那么a±cb±c【探究二】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3)6>2,6×5____2×5,6÷5____2÷5;(4)–2<3,(-2)×6__3×6,(-2)÷6__3÷6师:根据上面的填空会发现什么呢?生: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师:这就是不等式的性质二师:用符号语言该怎样来描述它呢?生:如果a>b,c>0那么acbc,【探究三】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5)6>2
6、,6×(-5)____2×(-5),6÷(-5)____2÷(-5);(6)–2<3,(-2)×(-6)__3×(-6),(-2)÷(-6)__3÷(-6)师:根据上面的填空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师:这就是不等式性质三师:用符号语言怎样来描述它呢?生:如果a>b,c<0那么acbc,师:你知道等式和不等式性质的联系和区别吗?生:………………………(三)巩固训练、加深理解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敢接受挑战吗?跟踪训练1设m>n,用“>”或“<”填空
7、:(1)m-5n-5;(3)6m6n(4)—m—n(2)m+4n+4(5)2m+32n+3(6)-m-n跟踪训练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说出a与b的不等关系,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的那条性质(1)a—3>b—3(2)>(3)-4a<-4b跟踪训练3判断正误(1)如果a>b,那么ac>bc.(2)如果a>b,那么ac2>bc2.(3)如果ac2>bc2,那么a>b(四)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师:通过这些练习。相信你们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愿意将你的收获与同伴分享吗?课后作业:课本习题9.1第4、6题选做练
8、习册第二课时(分层布置)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重点突出、难点基本突破。学生们上课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我本人基本功不很到位(例如:普通话不标准,板书不漂亮,课堂把控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后期的积极学习加以提高。对于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