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3052
大小: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4
《[指南]一剪梅教案完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指南]一剪梅教案完成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2013_2014学年度年级高二科目语文授课教师王芳授课班级第一学期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李清照一剪梅授课类型课时安排一节201310教知识与技能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学过程与方法回顾已有知识,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悟词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区别词人前后期的作品。目情感态度与价通过阅读古代诗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标值观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是什么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知人论世方法是诗歌学习的基础.为什么教学重点要注意方法
2、技巧的学习揣摩,要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要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如何体现巩固总结诗歌鉴赏方法.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是什么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为什么学习诗词要注意方法技巧的学习揣摩,要学会品
3、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1在鉴赏诗词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如何突破强化2学习时结合作品可适当拓展延伸,学会比较阅读,从而把握不同风格的词在取材、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为主,讲练结合教具使用教学过程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共案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个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
4、样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课题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导入多温馨,它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知人论世一,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1作者介绍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创立了“易安体”。创词,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
5、之苦的思妇情结;后期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有《漱玉词》。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2写作背景介绍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
6、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情景2写作背景介绍剪梅》词以送之。”选择李清照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情十分细腻,对于花开花落,四季变化也很敏感。赵明诚在择妻时作了一个梦,问题二,品味音韵美梦中注定要有文词之妻,而李清照与赵明诚有是门当户对,并且志趣相投,于是,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十分美满。设置三,赏析意境美但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在太学读书,一个月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长期的独守空房,使李清照深感闺中的寂寞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课堂孤独,春去秋来,眼见时光如流水一般偷偷溜走,而自己只有孤独寂寞相伴,只能用词来排遣内心的忧
7、愁。于是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检测创作了本词。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师生吗,活动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明确:朗读指导体会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这纯粹是因为你们读得好的原因吗,(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
8、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清理思路、赏析意境上片:词人舟中所想?下片:回到现实(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