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第5讲

专题一 第5讲

ID:38541117

大小:2.2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14

专题一 第5讲_第1页
专题一 第5讲_第2页
专题一 第5讲_第3页
专题一 第5讲_第4页
专题一 第5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 第5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讲 导数与函数零点、不等式证明、恒成立问题高考定位在高考压轴题中,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交汇是考查的热点,常以含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比较大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真题感悟1.(2014·全国Ⅰ卷)已知函数f(x)=ax3-3x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0,且x0>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B.(1,+∞)C.(-∞,-2)D.(-∞,-1)答案C2.(2017·全国Ⅱ卷)已知函数f(x)=ax2-ax-xlnx,且f(x)≥0.(1)求a;(2)证明:f(x)存在唯一的极大值点x0,且e-2<

2、f(x0)<2-2.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根、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三个等价的概念,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画出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数形结合求解.2.三次函数的零点分布三次函数在存在两个极值点的情况下,由于当x→∞时,函数值也趋向∞,只要按照极值与零的大小关系确定其零点的个数即可.存在两个极值点x1,x2且x10两个f(x1)=0或

3、者f(x2)=0三个f(x1)>0且f(x2)<0a<0(f(x1)为极小值,f(x2)为极大值)一个f(x1)>0或f(x2)<0两个f(x1)=0或者f(x2)=0三个f(x1)<0且f(x2)>03.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问题(1)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若证明f(x)g(x)对一切x∈I恒成立⇔I是f(x)>g(x)的解集的子集⇔[f(x)-g(

4、x)]min>0(x∈I).②∃x∈I,使f(x)>g(x)成立⇔I与f(x)>g(x)的解集的交集不是空集⇔[f(x)-g(x)]max>0(x∈I).③对∀x1,x2∈I使得f(x1)≤g(x2)⇔f(x)max≤g(x)min.④对∀x1∈I,∃x2∈I使得f(x1)≥g(x2)⇔f(x)min≥g(x)min.温馨提醒解决方程、不等式相关问题,要认真分析题目的结构特点和已知条件,恰当构造函数并借助导数研究性质,这是解题的关键.热点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探究提高1.三步求解函数零点(方程根)的个数问题.第一步: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零点问题,进而转化为

5、函数的图象与x轴(或直线y=k)在该区间上的交点问题;第二步:利用导数研究该函数在该区间上单调性、极值(最值)、端点值等性质,进而画出其图象;第三步:结合图象求解.2.根据函数零点情况求参数范围:(1)要注意端点的取舍;(2)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准进行讨论.【训练1】(2016·北京卷节选)设函数f(x)=x3+ax2+bx+c.(1)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2)设a=b=4,若函数f(x)有三个不同零点,求c的取值范围.解(1)由f(x)=x3+ax2+bx+c,得f′(x)=3x2+2ax+b.∵f(0)=c,f′(0)=b,∴曲线y=f(

6、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bx+c.热点二 利用导数求解不等式问题命题角度1证明不等式命题角度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2-2】(2016·全国Ⅱ卷)已知函数f(x)=(x+1)lnx-a(x-1).(1)当a=4时,求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方程;(2)若当x∈(1,+∞)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解(1)f(x)的定义域为(0,+∞),当a=4时,f(x)=(x+1)lnx-4(x-1),f(1)=0,f′(x)=lnx+-3,f′(1)=-2.故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方程为2x+y-2=0.命题角度3存在性

7、不等式成立问题探究提高1.(1)涉及不等式证明或恒成立问题,常依据题目特征,恰当构建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极值问题,在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等价性.(2)对于含参数的不等式,如果易分离参数,可先分离参数、构造函数,直接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否则应进行分类讨论,在解题过程中,必要时,可作出函数图象草图,借助几何图形直观分析转化.2.“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求解是“互补”关系,即f(x)≥g(a)对于x∈D恒成立,应求f(x)的最小值;若存在x∈D,使得f(x)≥g(a)成立,应求f(x)的最大值.应特别关注等号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