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94832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烹饪工艺美术单元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一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年月 日课题烹饪工艺美术概述课时:8课时课型:综合课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烹饪工艺美术起源和发展。技能目标:掌握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以及学习烹饪工艺美术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烹饪是“美的艺术”,临摹各类花草图案造型基本准确。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中国的烹饪艺术(2)鼓励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美的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创新目标:拓展知识面,利用网络更多了解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新课2.理论讲解1.导入新课2.理论讲解(
2、学生先自学并用笔划下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理论知识学习)3.复习及提问(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活动)4.小结5.布置作业6.拓展学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烹饪工艺美术起源及发展,涵义及特点难点:对工艺美术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绘画纸学生准备:课本、绘画纸、铅笔、橡皮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3分钟1.展示课件中美的图片导入2.布置学生自学任务欣赏图片后回答问题1.美字的由来?孔子与烹饪新授内容一.烹饪工艺
3、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课件辅助教学)(35分钟)1.古人对美得事物的解释都基于“饮食”.2.“猪纹黑陶长圆形钵”、“网纹人面鱼形盆”3.1.用笔划出知识点2提问:中国的烹饪艺术为何源源流长?2.提问:烹饪的发展过程?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归纳烹饪美术特点4.分组讨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历代封建帝王尊为“先哲”、“圣人”,孔子倡导的饮食观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极其深远。中国烹饪能雄霸世界,
4、享誉海外,中国能成为“烹饪王国”,正是儒家文化的正统思想,赋予中国菜肴以博大、宽厚、味醇、技法纯正多彩等特点,堂堂正正。使中国烹饪显示了高层次,深刻的文化哲学的内涵。一、择料精细、割烹得宜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烹饪原料日益丰富,烹饪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由单纯的裹腹型转向审美型。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烹饪美表现在菜肴和面点的美化装饰及食品雕刻中。雕卵—雕酥油---雕蜜饯瓜果---瓜雕1.梵正创制的“辋川小样”2.热菜造型的美感二.烹饪工艺美术的涵义和特点(251.烹饪工艺美术是综合性学科,有五个特点:1)
5、烹饪工艺美术的本质特性是食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以增强人们的食欲为目的2)烹饪工艺美术是体现烹饪色彩、菜点造型、器皿选配、宴席展台设计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媒介物。3)具有瞬时性特点4)又是一门视觉、味觉、嗅觉得综合艺术5)三.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10分钟)1.认真学习绘画基础2.认真上好每节课3.勤学苦练,熟能生巧。谈谈自己如何学好本课程看,当时的人们对烹饪原料的选择,烹饪技术的要求(刀工、火候)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种形势下,孔子适时地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食”、“失饪不食”等烹饪主张。孔子将劳动人民长期用直观方法积累
6、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中国烹饪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烹饪向以择料精细、注重刀工、讲究火候而蜚声中外,这与孔子对烹饪的严格要求和大力倡导是分不开的饮食原则不谋而合。“食不厌精,脍不厌食。”是孔子饮食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烹饪选料的重要标准,择料精细亦是选择烹饪原料的重要法则,是当今烹饪选料的基本原则。《说文》曰:“烩、细切肉也。”用今天的话说:脍就是一种细切的肉片或丝。由“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观之,孔子对刀工之事是何等的重视。而“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正是孔子对刀工的训条。众所周知火候是决定肴馔美恶
7、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无不堪食,唯在火侯。”孔子的饮食观也是紧紧扼住火侯这一要素不放,他认为火侯不节,生熟不当均有悖于烹饪之理,是不能食用的,谓之“失饪不食”。孔子的上述饮食法则,做为中国烹饪的重要理论一直沿用至今。这些饮食法则历来被社会所推崇,是对中国烹饪理论的重大贡献,从而奠定了选料、刀工、火侯的理论基础,为后中国烹饪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二、食能以时,谨和五味“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是中国烹饪的古老法则之一,调味是中国烹饪之灵魂。孔子则是“不时不食”的倡导者,(详见《论语》第十篇《乡党》)
8、,他主张调合饮食要合乎时序,不得悖而为之。他把人们的饮食同天地自然联系起来分析,这是孔子辩证法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在“不时不食”的原则下孔子认为应谨合五味,具体表述为:“不撤姜食”、“不得其酱不食。”《礼记内则》中记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上述文字我们们可以看出尽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