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

ID:38488840

大小:333.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_第1页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_第2页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_第3页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5三圣宫(宝寨学校)赖明友撰稿重庆市云阳县养鹿镇宝寨村有一座古庙,其名“三圣宫”。三圣宫位于白岩山南端,宝寨村老12组。传说东汉末年,进入三国时期,刘、关、张来过白岩山,给当地百姓留下了好感。后来白岩山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起这座寺庙,以刘、关、张称为三个圣人而取名。寺庙座北朝南,面壁是石墙,有一道大门,十分高大,正面外壁大门两边墙壁雕刻着二龙抢宝,庙顶中间造型是“九天揽月”,两端是“凤凰展翅”。进门是大厅,两边是客厅,大厅前正中是四角天井,天井两旁是念经房,天井后面是大殿,两边有碑文,大殿正中前排供的是刘、关、张的雕塑,用石头

2、雕刻,表面涂的黄金。后排还供很多神像。在大厅客厅上面有一层木楼,放贡品用的。在中华民国时期,白岩山成立了白岩乡,政府设在大同村的“秧田沟儿”,随后办起了公立小学,当时学校没有房子,就办在三圣宫,--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和神佛在一起,最初只有两个班。当年有一个学生叫漆德清,在石碑下玩,一块碑石倒下,将脚砸断一只,成了终生残废,人们叫他漆摆子。那时渠马乡是草街,因为全是茅草屋,有一年过七月半,街民供福子烧纸,一阵大风将然着的火纸卷到屋顶,把整个街就烧尽。渠马小学无教室上课,就搬到宝寨学校上课半年,渠马小学建好了才搬回。--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

3、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庙里的神像佛经全部搬出,搬到宝寨的一个叫大榜的石岩下(当地农民取名庙庙石),神雕被砸得稀烂。当地有一个农民贪财,将神佛的金粉刮掉。说来也真奇怪,有一天夜晚雷鸣电闪,他和妻子睡在同一张床上,深夜妻子被霹雷惊醒,闻到硫磺焦味,起床才发现丈夫被雷霹死。原来她丈夫挨着墙睡的,土砖墙有一小孔,雷电就是从小孔打进来的,后来再没有人敢毁神雕了。庙宇被学校占有,就委屈了神佛。随着文化的普及,不断增加班级,经过六次大的改建。在普六时,最先拆了庙宇,建了砖瓦平房。还办起了帽子班(初中班),为了解决山区孩子上学难后来又办起了农中。在普九时,政府出资,宝寨村民集资,将平

4、房改建为三层楼房。一、二层有八间教室,顶层有八间教师寝室。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教学楼成了危房,学校将顶层教师寝室拆了,新建了教师寝室。又添置建了一座教学楼,硬化了操场,公路修到了学校,是一座全能的美丽的村校。--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现在当地农民募捐新建了“三圣宫”,就在宝寨学校西面,但恢复不了当年“三圣宫”的风貌。宝寨学校就是曾经的“三圣宫”。--学习资料分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